虔诚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虔诚诗

印度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印地语文学中带宗教色彩

的诗歌。它在宗教改革家罗摩难陀倡导的虔诚运动(主

张虔诚地崇拜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宣传印度教内部

平等和对其他各种宗教一视同仁)的推动下产生。歌颂

大神毗湿奴的两个化身罗摩和黑天的诗,与梵文文学中

的史诗和往世书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在虔诚派诗人中,

歌颂罗摩的最著名的诗人是杜勒西达斯,其代表作是《罗

摩功行录》;歌颂黑天的最著名的诗人是苏尔达斯,其代

表作是《苏尔诗海》。这两类诗人又统称为“有形派”,

因为他们虔诚膜拜的对象是有形的。这一时期另有两名

著名诗人格比尔达斯和加耶西也被认为是虔诚派诗人。

格比尔达斯实际上反对虔诚地崇拜偶像或化身,他主张

“神明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之中皆有神明”的泛神论,

认为必须通过理性或理智来求得和神明的合一,他主要

写反对宗教迷信的格言诗。加耶西的宗教思想属于伊斯

兰教苏菲派的泛爱论,认为必须通过爱来达到和主宰的

结合。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德》。这两

类诗人被称作“无形派”,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神明或主

宰是没有形的。虔诚诗对印地语文学有很大的影响,直

至20世纪上半叶,“有形派”的诗歌题材还为一些诗人

所袭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