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理学院

东北大学理学院前身为东北大学理学系,成立于1929年。1993东北大学复名后,于1994年9月在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力学部基础上成立理学院。现由数学系、系统科学研究所、物理系、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分子科学工程中心、生物技术研究所、应用力学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和分析化验中心组成。学院现任院长张庆灵,党委书记汪桂华。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39人,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0人,省级学科带头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校级名师2人,教授44人、副教授68人,高级工程师23人。学院还聘请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菲尔兹奖(国际数学最高奖)获得者、国际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丘成桐教授,国际著名化学家、俄罗斯科学院 Zolotov 院士和丹麦科技大学汉森教授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科学家为兼职(名誉)教授。
学院现有辽宁省重点学科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具有博士授权点5个(自主设置3个),硕士授权点18个(自主设置3个)。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的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近五年,学院承担4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项,“863”项目8项;教师科研经费1850万,发表SCI检索论文300余篇。
学院现设有信息科学与计算、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工程力学等6个本科生专业。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并取得成果。学院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获部级教改奖2项,省级教改奖3项。学院鼓励教师合理、恰当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采取教师讲课大赛和教师基本功大赛等形式,推行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力学系列课4门基础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有9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大学物理、力学系列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学院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手段。尝试了本硕连读和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并于2002年与英国拉夫堡大学正式签署了3+2模式联合办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