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钩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十二指肠钩虫

学名:Ancylostoma duodenale,

隶属于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Phasmida)或胞管肾纲(Secernentea)圆线虫目(Strongylida),

体态特征:体小,雌性长10-13mm,雄性长8-11mm,头端略向背面仰曲,形似钩,故名。有一发达的口囊,囊内腹侧有2对钩齿,以此附在肠壁上,造成肠出血。背侧有1对三角形板齿,雄虫后端扩张成伞状物,称交合伞。雄性毛端交合伞背肋小枝有3个分叉。

生存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在温暖地区常见,可引起慢性贫血病。钩虫卵随粪便排出时,已发育为2~8个细胞,在外界温湿条件下24小时成为幼虫,破卵外出,长仅0.2~0.3毫米,称杆状蚴,在土壤中自由生活,脱皮发育成丝状蚴,此为感染性幼虫,可刺破皮肤,进入人体,经心肺到小肠,3~4周后发育为成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