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

1、名词继父是指亲生母亲带着孩子改嫁后的丈夫,称为孩子的继父。
2、电视剧编剧:林和平
导演:陈家林
主要演员:李幼斌、霍亚明、侯天来、郝岩
上映: 2006年10月1日
类型: 连续剧
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国语
时长: 29
颜色: 彩色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
死了丈夫的高秀兰,领着一女三男四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几个男孩子又调皮捣乱得让人头疼,想再找个丈夫,可是男人们一看到她的几个孩子,都没人敢招惹。有人介绍了附近工厂的锅炉工老关头(李幼斌饰)。那晚上大儿子宝金又惹祸了,秀兰管不好,老关眼睛一瞪,宝金就害怕了,秀兰就觉得老关真是一个依靠,有了他,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就同意了和老关结婚。婚后二人感情很深,可是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看到老关对母亲那么好,除了感到不舒服,心里也觉得老关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于是和继父的对立就开始了,一直到死,也没得到和解。
面对这四个孩子,老关多次想离去,可是他深爱着这个如同他的生命的女人,他也多次发誓,打着自己的嘴巴下决心再不管那几个孩子,可是他的性格不行,看不惯还要管,还要发火、打孩子。多年来,秀兰都没法调解这种矛盾,直到她离开人世时,仍无法让儿女们在她生命最后一刻叫老关一声爸爸。秀兰去世之后不久,老关也去世了。儿女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在他的一个工具箱里装了满满一箱那种可以记事的日历头,日历上除了记着他每月发工资、理发时间,花了多少钱,买茶买烟花了多少钱,还记着儿女们的生日,记着他每一次打孩子们经历,怎么打的,为什么打的,用什么打的,并且记着这样的话:我是为他们好呀,我不愿意打他们,我自己没有孩子,我能不喜欢他们吗?……儿女们看到这些文字,都哭了,他们跪在了继父的遗像前,叫了一声爸爸!最后决定把父亲,继父,母亲三个人依次葬成一排。他们在继父的石碑上。
《继父》人物角色分析
1、老关头:我最佩服他的正直,他的敢作敢为,从不昧良心,也从不服软。但是脾气确实有点暴——吃力不讨好
2、高秀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错,只要她一见到还在受苦,心就软了。也就因为这,所以她和老关头吵了不知道多少次架。慈母——但有一句话,慈母多败儿,如果她不是遇上老关估计他这几个孩子就算完了
3、张娟(大女儿):就像大家说的我也不喜欢她,如果真的要给你的“坏”找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没了亲生父亲的痛、丢失恋人的痛,才造成她恨老关头,还想报复朱家大女儿。但话说回来,张娟本身就有问题,他贪图富贵,一听到李敬民有了钱,他就眼红,回来训斥小秋,但李敬民确实伤它太深了,再加上她的报复心里,所以不论李敬民再有钱她也不回跟他了。相反如果换成另外一个有钱人再对张娟这么好,那估计小秋就危险了。想想当初他为什么和小秋好,那是因为肚子里有孩子,再加上小秋对她确实好,因为当时她正在痛苦中,而小秋帮了她……
4、宝金(大儿子)、似乎是三个孩子中最坏的,也没办法小时候的那个演员找得太好了,那是从里到外的看上去就一股子坏水。他是经历那次严厉的教训后,再加上当兵过程中体会到老关头的好,才会变了个人,孩子中他受老关头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大
5、宝银(二儿子)、孩子中我最看好的,骨子里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如果高秀兰只有他一个孩子,那么这将是幸福的一家。成人的宝银我也相当敬佩,敢作敢为,是个男人
6、宝玉(三儿子)、最没主见的一个,谁给他他就讨谁的好,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老关头请王主任吃饭,他眼睛直溜溜盯着饭菜就进去了,哎,如果能有个好人管管他,他就会走的很好,没了老关头以后也不知道会怎样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的感触相当深,所以写了以上的分析,纯属个人意见,当然每个人的看法还各有不同,所以有不对的还请大家见晾!剧中人物角色都演的活灵活现的,说归说我们还真要感谢这些演员,他们演的真的很好,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3、电影

中文片名:继父
外文片名:The Stepfather
地区:欧美
导演:约瑟夫 鲁宾 (Joseph Ruben)
主演:帕特里克·杜瓦尔
类型:动作
首映日期:1987年1月1日
影片简介导演约瑟夫.鲁宾在家常的伦理片中创造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变态人物,男主角特里.奥奎因亦演得高度投入,因此制造出相当惊险恐怖的气氛。剧情描述一名企图追求完美家庭生活的中年男子,在杀人之后用假身份到别的城镇娶了一名寡妇,他表面上的温文有礼形象得到新太太的喜爱,但女儿却发现了继父神经不正常的种种迹象,因此再度引致新的大屠杀。
他自己就像大男孩,却强撑着给人家做继父,妻子死后他像模像样地把继女怀里抚慰有加,可是当女孩要和他做爱,他立刻像扔掉蝎子似地把女孩推开,他根本就不具备成人的人格;女孩倒是极力要做成人,却处处显出孩子气……
影片背景《继父》完成于1981年,正处在创作中间期的布里叶似乎处在过渡阶段,该片既没有先前《掏出你的手帕》时的柔中带刚,

也没有后来《感谢生活》时的荒诞不羁,属于其作品中相当“无力”的一部。片中虽然也不乏对继父和女儿之间尴尬(甚至可笑)境遇的捕捉,但布里叶并没有把他对婚姻伦理道德一贯的颠覆和嘲弄带入进来,甚至很难看到他对所谓的“不伦之恋”所持的价值判断和道德立场,一切都显得那么模糊不清,摇摆不定,仿佛这是一个不需要公众评判而兀自存在的情爱故事。片中唯一加以强调的,却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感(那个轮回而至的结尾),这一封闭式的处理手法几乎排除了一切大加评说的必要和可能性——这个父亲,当他又一次和一个女人组成了家庭,守望和等待他的,却还是幼小的“女儿”。
注意到片中“继父”和女儿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父亲”(男性)并不是这起“不伦之恋”的发起者,他甚至在事情的初始阶段是一度被动的,是“守方”,而看似单纯的女儿却是真正的“进攻者”,她几乎自始至终掌握着“擒”与“纵”的节奏,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她像极了“洛丽塔”,只不过她不像后者那样自负于无情的杀伤力。她是温柔的,贪婪的,单纯的,痛苦的——我甚至相信,她和他,都是爱情胜过欲望的。
作者介绍1974年,布里叶改编自己的同名小说拍摄了《跳华尔兹的人》(即going places),就此奠定了自己影片的风格:对那些以为在1968五月风暴后社会体制已改变的可怜虫加以嘲弄,对传统的男权社会大加鞭挞。男人的无能和女人的进击所掀起的两性战争成为布里叶作品的重要主题,结局往往是男人的失败和离开,如:《掏出你的手帕》(PREPAREZ VOS MOUCHORIS,1978)中的两个男主角用尽浑身解术也讨不来佳人的欢心;《我们的故事》(NOTRE HISTOIRE,1984)中的阿兰·德龙沉溺在酒精里以梦想他心目中理想的创造女神;《晚礼服》(TENUE DE SOIREE,1986)中的两个男主角最后离开原先共同追逐的女人,相爱且共同生活在一起。
布里叶是个尖刻的嘲世者,不惜用激烈的煽动、犬儒、甚至荒谬来挖苦世人。1991年的《感谢生活》MERCI LA VIE)可说是布里耶风格的大杂烩,对政治、战争、社会、爱情的讽刺甚至达到了怪诞之境。
演员介绍扮演“继父”莱米的,是英年早逝的法国演员帕特里克·杜瓦尔。他和法国著名影星杰拉德·德帕迪约称布里叶的两大爱将,那部为布里叶迎来国际声誉的《跳华尔兹的人》也给这两位首度合作的演员奠定了坚实的演艺基础。他们的“铁三角”组合在《掏出你的手帕》中再度延续,堪称经典。杜瓦尔最受欢迎的角色是一些轻喜剧类型,然而这位水瓶座的性情中人天性忧郁,总是扮演一些饱受煎熬的失败者和边缘人形象。仅仅在《不伦之恋》完成一年之后,他就在巴黎的一家旅馆中开枪自杀了,年仅35岁。
影片赏析一
莱米是个钢琴手,在一家豪华的大酒店工作.
高耸的大饭店里有的是巴黎上层的高见.不管蒙特利尔,苏黎世还是其他地方,都充斥着一样的美国人,日本人,沙特人, 充斥着一样厌倦的眼神.
莱米什么都能弹,格什温,肖邦,泰特姆.客人们不听太吵的,气氛要安静柔和.所以他弹给自己听老布德鲍威尔的东西.
他想在三十岁的时候闯出点名堂.他现在29岁半.还有六个月.
他每晚收入250法郎,晚餐除外.这让他很知足.
唯一的苦恼是,他刚被雇用,工作到很晚都不许离开.
一到午夜,这里就变得冷清.但最后总有一对恩爱的老夫妻留下来.沐浴在莱米魔术般的音乐声中和爱的港湾里.
可又有谁知道一个钢琴手的心思呢?当他的手指弹着琴键,别人饮着香宾.
也许,他也在恋爱,也在伤感.他的妻子还在等他,或不再等
——因为她已经离开,或将要离开
二
莱米和玛婷已同居八年,但很少在一起.有一天,她出车祸死了。那天中午,玛琳放学回家.
"学校的午餐不好吃----你看起来很怪,有事吗?"
"不, 没事"
"你们又吵架了?"
莱米抬起头.
"我有大堆的作业,"她起身拿起书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莱米放起轻柔的音乐.朝她借了一支笔,一张纸.在沙发上写道:"我的小玛琳.我有坏消息告诉你.由于没有勇气说出来,我写在纸上.这是唯一的办法.听着,你会发现生活中一些事太悲惨了.但我要你知道,你不必绝望,不必孤独.我在这,和你在一起,帮你抚平创伤.你是我的女儿.——你妈妈出了意外."
他轻轻的走出屋外,提起篮子去杂货店.
后来他们抱头痛哭.
她说她不想回到父亲那里,她要和莱米在一起.
当晚莱米找到了她父亲,查理,一个酒吧老板.
他想要回女儿.于是莱米把她送走了.查理有钱,会更好的照顾她.
三
此后莱米整天泡在朋友的书报亭里打发时间,茶饭不思.
终于,在一个晚上,她按响了门铃.小玛琳提着两包行李,回来了.
她说"我搬回来和你住",他说"你疯了".
然后紧紧的抱在一起.
查理怒气冲冲的找来,要带走"离家出走"的女儿.
他们扭打成一团.但最后还是坐在一起,由小玛琳为两个父亲上药.
"我会好好照顾她,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
为了生计,她课余去当保姆,他去教钢琴
一到晚上,他们就聚在一起,弹快乐的爵士
四
玛琳14岁,却比同龄的孩子早熟.
她成绩下滑的很厉害,不是因为保姆的工作太累,而是因为在课上不停的想莱米,不停的看表;她千方百计要和他睡在一起, 莱米只好故意在朋友家玩到很晚才回来,没想到有一天她竟然裸着身子躺在卧室的床上等他;她会拿着一本狄更斯,穿着睡衣闯入他的房间,然后大大方方躺在莱米的旁边.他看报,她就读书.用笨拙的方法表示自己已经有了乳房,轻轻一碰就会有反应.
"我已经是个女人了",她说."挨近你的时候,我心跳加快,喉咙干渴,里面像有一股热浪..."
确实,玛琳比大多数女孩子都漂亮.她有一头卷曲柔顺的长发,留海儿遮住光洁的前额.眼睛很大,单纯而忧郁如同公主.嘴唇饱满,像和弦一样富有表现力,最漂亮.她皮肤光滑,个子又高,现在,她的身体开始有了微妙的曲线,在大号衬衫的掩盖下悄悄绽放
但她毕竟是他的女儿,只有14岁.
可怜的玛琳似乎得了抑郁症.医生建议"换个环境".
于是查理安排她去滑雪
莱米只好送她上火车
车厢里,他给了她一个真正的吻
五
莱米借了朋友的车,在圣诞夜的第二天赶到了滑雪圣地
她推开酒店二层的窗子,仍旧穿着那件宽大的白色睡衣,冲他欢快的招手.跑下来的时候身上加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
她问:"我们去旅馆开房间好么?"
"干吗?"
"做爱."
"如果玛婷看到我们这样会怎么想?"
"她会认为她的女儿很幸运."
六
玛琳回来的时候,一切并没有好起来.
莱米又换了一个地方工作
原来的公寓也不租给他们了,只好搬到一处破旧潮湿的房子住下
而且, 莱米懊悔在旅馆做的事,他要把懊悔写在脸上.
但他们还是做爱了,就像两个刚刚从沙漠里走出来的人一样.
七
不久, 莱米认识了夏洛特.
她是个真正的女人,成熟而有风韵.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唇会弯成月牙,很迷人.
玛琳在她那当保姆.有一天夏的女儿娜莎丽得了感冒.玛琳不知所措,把莱米叫了过去.于是莱米找来医生,借钱买了药.
第二天莱米借故去看娜莎丽的病情,在门口犹豫了再三,还是按响了门铃
他的心已经不属于玛琳了
他要和新的女人开始新的生活
而玛琳,她提着行李,去找父亲查理了
莱米跑到夏洛特的住处,紧紧的搂住她.
她发出幸福的叹息:"相信我,我会治愈你的创伤..."
八
这时,娜莎丽出现在卧室门口.
她就像小时候的玛琳一样可爱.
不知道她14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影片评价本片题材大胆,直面恋童+不伦,甚至比库布里克的《洛丽塔》走的还远。然而,把目光仅仅聚焦在浅层的故事情节上显然不够,要进一步理解本片,对导演和演员的了解必不可少。贝特杭·布里叶是1970年代崛起的法国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愤世嫉俗的黑色幽默大师,其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极富后现代气息。
获奖情况该片曾获1982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以及198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