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漂流理论

【漂流理论】

漂流理论是瑞典著名物理学家艾克曼在20世纪初创立的,“浮流理论”成功地解释风海流现象,即风海流的流动方向与盛行风向并不一致,具有较大的偏差。艾克曼是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并根据挪威科学家南森的观测数据,创立的浮流理论。

浮流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假定上:

第一,水深无限,面积广大。也就是说海水运动不受海底和海岸的影响。

第二,海面水平,密度分布均匀。

第三,作用在三角面上的风是定向、恒速的。

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可得出以下重要结论:表层海水的流向偏于风向45度,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这是因为表层海水在风切应力的作用下开始流动时,地转偏向力随即发生作用,使风海流流动方向与风向不一致。又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偏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南半球偏于物体运动方向的左侧,所以风海流的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向的右侧,南半球偏于风向的左侧。

影响风流的力除风的切应力和地转偏向力外,表层海水流动还受到它与下层海水之间的内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决定风海流与风向偏角大小的因素是这三种力的平衡。

影响力示意图参见附加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