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
2009年版图书信息绿山墙的安妮
作者: (加)露西·蒙格玛丽原著,小意译
出 版 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出版时间: 2008-1-1
开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534641473
定价:¥12.00
目录
第一章 雷切尔太太的惊讶
第二章 马修·卡斯伯特的惊讶
第三章 玛莉拉·卡斯伯特的惊讶
第四章 绿山墙的清晨
第五章 安妮的历史
第六章 玛莉拉下定了决心
第七章 安妮的祷告
第八章 收养安妮开始了
第九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坏了
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一章 安妮对周日学校的印象
第十二章 庄严的宣誓
第十三章 期待的喜悦
第十四章 安妮的招供
第十五章 学校的骚乱
第十六章 和戴安娜喝茶的悲剧性结局
第十七章 生活的新情趣
第十八章 营救
第十九章 音乐会、灾难与招供
第二十章 好事变坏
第二十一章 新调味料
第二十二章 请安妮喝茶
第二十三章 光荣的悲伤
第二十四章 斯苔丝小姐和学生们参加音乐会
第二十五章 马修坚持要灯笼袖
第二十六章 故事俱乐部成立了
第二十七章 虚荣与烦恼
第二十八章 不幸的百合姑娘
第二十九章 安妮生活中的新纪元
第三十章 奎恩班开课了
第三十一章 小溪和山谷交汇的地方
第三十二章 通过名单公布了
第三十三章 酒店音乐会
第三十四章 奎恩女孩
第三十五章 奎恩之冬
第三十六章 梦想与光荣
第三十七章 名叫死亡的收割者
第三十八章 曲折的道路
附录:
《绿山墙的安妮》导读
图书信息
书 名: 绿山墙的安妮,又名绿屋的安妮、清秀佳人
作者:(加拿大)露西·莫德·蒙哥玛丽插图画儿+晴天
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9787229002244
开本: 16开
定价: 24.80 元
内容简介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一本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美妙故事,一本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一份纪念中国与加拿大建交35周年的文化交流精品。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丽以清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在朋友和老师的关爱中没被生活的困难所挫败的感人故事。该书问世至今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持续发行5000多万册,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本书“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系列之一,书中配有精美的图片,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让读者尽领原著的风貌。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小孤女个性鲜明,擅于幻想。她自尊自强,凭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这部加拿大儿童文学名著自一九零八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达几千万册,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艾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马修与马莉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
小安妮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像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
然而,由于酷爱想象以及“爱美之心”,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
作者的文字清新流畅,生动幽默,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马修和马瑞拉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形象更让人掩卷难忘。
目录:序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第二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三章 马瑞拉大吃一惊
第四章 绿山墙的早晨
第五章 安妮的过去
第六章 马瑞拉的决定
第七章 安妮的祈祷词
第八章 新的开始
第九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惊恐万分
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一章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第十二章 郑重的誓言和承诺
第十三章 期待的喜悦
第十四章 安妮的招供
第十五章 小学校中的大风波
第十六章 黛安娜应邀参加茶会,却遭遇不幸
第十七章 生活中的新乐趣
第十八章 安妮赶去营救
第十九章 一场音乐会,一场灾难,一次坦白
第二十章 误入歧途的想象力
第二十一章 另类调味品
第二十二章 安妮应邀参加茶会
第二十三章 安妮在打拼中惨遭失败
第二十四章 斯塔西小姐和她的学生们举办一场音乐会
第二十五章 马修坚持要做泡泡袖
第二十六章 故事会的成立
第二十七章 虚荣心与精神上的苦恼
第二十八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
第二十九章 安妮生活中的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第三十章 女王班成立
第三十一章 百川归海
第三十二章 发榜之日
第三十三章 饭店音乐会
第三十四章 女王学院的一名女生
第三十五章 女王学院的冬天
第三十六章 光荣和梦想
第三十七章 峰回路转
人物介绍安妮·雪莉:一个红头发的女孩,还长着一脸雀斑(最最受不了别人批评她的雀斑!)。年幼丧母。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几次波折(住过多户人家,照顾过多对双胞胎),她鬼使神差地被爱德华岛上的一对老兄妹收养(他们原本想要收养一个男孩),从此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喜欢幻想,热爱大自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嘴里经常闲不住,也常因此而做错事。爱美的天性也经常闹出笑话。为人直率,善良,勤劳,很珍惜友谊。
戴安娜·巴里:安妮的好朋友,有一头漂亮的黑发和黑眼睛,善良,开朗,但体弱多病。和安妮一样,十分珍惜她们的友谊。是安妮最好的朋友。 与安妮几乎形影不离。
马修·卡思伯特:绿山墙农舍的主人,性格内向,不敢与马瑞拉和林德太太以外的女人说话(一个人去买布却刚好遇见一个女服务员那一部分特别有趣)。但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是第一个发现“女孩调包事件”的人,却不忍心把实话告诉眼前这个对“新家”充满了希望和幻想的红头发小姑娘知道。后来,也是在他的坚持下,才最终把安妮留在了绿山墙农舍。很宠爱安妮,在他眼中,安妮是个非常非常好的小姑娘。是安妮在这世上最像亲人的亲人,安妮自己也曾对玛瑞拉说过“如果是马修的话,他一定能明白”这样的话。在《绿山墙的安妮》的最后,死于心脏病发(感人的一幕)。
马瑞拉·卡思伯特:马修·卡思伯特的妹妹,绿山墙农舍的主人。脾气与马修截然不同,马瑞拉是个古板严肃的人。对安妮的教育十分严格,有时候甚至有点过分了。但心里却是很喜欢这个喋喋不休喜欢幻想的小家伙的,安妮去女王学院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晚上,马瑞拉就因为想念安妮而痛苦流涕。因为爱她,所以害怕自己会过于放纵她,就不自觉地变得十分严厉。“打是疼,骂是爱”的最佳典范吧。
吉尔伯特·布莱思:在安妮童年的时候,因为吉尔伯特开了个玩笑,管安妮叫“红发鬼”俩人发生争执。安妮发誓要一辈子讨厌他,而吉尔伯特却喜欢上了这个特别的红头发姑娘。后来,由于他把职教本校的机会让给了安妮,两人关系和解。在安妮大学的时候,他们是校友.吉尔伯特向安妮表白,遭到拒绝.《女大学生安妮》的最后,安妮听说吉尔伯特患了重病并且可能会死掉,才终于醒悟过来,自己一直爱的是吉尔伯特。吉尔伯特会生大病,首先是由于身体上的,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以为安妮要嫁给罗伊·贾德纳。最后,吉尔伯特听到了安妮已经拒绝了罗伊·贾德纳的求婚的消息,而奇迹般地好了起来。两人最终在一起了,并且订下了婚约。 安妮在夏缘镇当校长的时候,吉尔伯特在学医.两人通过信件交谈。当然,在《梦中小屋的安妮》里,两人结婚了.以后的故事中,他们有了孩子,在《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里提到.《彩虹幽谷》是安妮对孩子的教导.最后的《温馨壁炉山庄里的里拉》,是安妮的小女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
雷切尔·林德太太:卡思伯特兄妹的老邻居、好朋友。是一个很传统的英国式妇女(那时候的加拿大完全沿袭英国的风俗习惯),很喜欢留意别人的事情,书中原话:“如果要从蕾切尔·林德家门前经过而不适当地注重体面与礼节的话,就无法从林德太太那敏锐的目光下逃脱。此时,林德太太正端坐在窗前,犀利的目光监视着外面的世界,从小溪到顽童,无论发现任何不同寻常的事情,她都要想办法探个究竟,不然就无法安心。”因此,刚开始与安妮相处时,两个人闹了不少矛盾,但最后都冰释前嫌了。在《女大学生安妮》的时候,还搬到绿山墙农舍住了。
作者简介:露西·莫德·蒙哥玛丽(1874-1942),出和于加拿大克里夫登,从小擅长编故事。15岁开始发表诗作,后以教书为生。1904年春天,蒙哥玛丽一时灵感突现,花费两年时间创作了《绿屋的安妮》,小说写完后一开始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直到十几年后的1917年,才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本书,出版后随即畅销至今,蒙哥马利因此而受世人瞩目。1942年,蒙哥马利因病逝世,葬于爱德华王子岛上。
由蒙哥马利创作的《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特别适于女孩阅读的文学经典。由于本书的世界性影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国游客慕名前往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探访安妮的足迹。如今,这本书仍以电视剧、电影和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书摘:youer马修·卡思伯特和那匹栗色母马优哉游泳地慢慢走过八英里的路程,前往布赖特河。这是条风光宜人的路,路两旁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农庄,不时有一小片胶枞树林从中穿过,要么就是一道山谷,那里野李树伸出它们蒙着薄雾的花枝。空气里弥漫着苹果园和草地的芳香气息。草地顺着斜坡,直伸向远方笼罩着蓝灰色和紫色雾霭的地平线,这时“小鸟儿纵情歌唱,仿佛这是全年唯一美好的夏天时光。”
马修一路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得其乐地驾着马车,除非有时碰到妇女,他必须向她们点头致意——因为在爱德华王子岛,人们应该对路上遇到的人一一点头,不管认识与否。
马修惧怕所有的女人,只有玛丽拉和雷切尔太太不在此列。他总局促不安地感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家伙正在私下里讥笑他。他这么想也许是对的,因为他是个长相古怪的人,身材粗笨,铁灰色的长头发一直垂到佝偻的肩头,那一大把软软的褐色胡子是他二十岁就开始留起来的。实际上,他二十岁时的模样和他六十岁时差不多,只是缺少点灰白色罢了。
他来到布赖特河,不见火车的影子。他以为自己来得太早了,就把马拴在布赖特河小旅馆的院子里,往火车站的站房走去。长长的站台上几乎不见人影,唯一看到的是一位小姑娘,她坐在站台尽头的一堆木板上面。马修一注意到那是个女孩,就侧着身子尽快从她身边走了过去,根本不看她一眼。他如果注视她一下,就不会不注意到她那姿势和表情里所包含的紧张的执著和期待了。她正坐在那儿等待着什么事情或什么人,因为那时她只有坐等,没有别的事情可干,所以她坐在那儿全神贯注地等待着。
马修遇到了火车站站长。他正在锁售票处的房门,准备回去吃晚饭。马修就问他五点半的火车是不是快要到了。
“五点半的火车已经来过了,半小时前就开走了,”这个精力充沛的高级职员说,“可是留了个乘客给你呢——一个女孩子。她正坐在那边的木板堆上。我请她到女候车室去,可她非常严肃地告诉我她喜欢待在外面,‘那里有比较开阔的天地,可以让我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她说道。我不得不说,她真是个怪孩子。”
“我不指望接到一个女孩。”马修茫然地说,“我是来接一个男孩子的。他应当在这儿。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把他从新斯科夏带来给我的。”
火车站站长发出一声口哨。
“我猜这一定是搞错了,”他说,“斯潘塞太太领着那个女孩子下了火车,把她交给我照管。她说你和你的妹妹把她从孤儿院领出来抚养,还说你马上会来接她。我就知道这些——我也没有把别的孤儿藏在这附近。”
“我不明白。”马修束手无策地说,满心希望玛瑞拉在场来应付这种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