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过剩人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不断增长而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为资本增殖随时随地提供剥削的人身材料。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过剩人口“同并不存在的生存资料绝对量根本没有关系,而是同再生产的条件,同这些生存资料的生产条件有关,而这种生产条件同样也包括人的再生产条件,包括整个人口的再生产条件,包括相对过剩人口的再生产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08页)

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

流动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城市和工业中心临时失业的工人。这些工人时而就业、时而失业,具有流动性。这是由于有的部门和企业因生产萎缩,或因采用新技术,或因资本转移,随时都要解雇工人。与此同时,另一些部门和企业却因生产发展需要吸收一部分工人。这种流动过剩人口还随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循环而表现为,在危机阶段,失业人口增加,到复苏高涨阶段,许多失业人口又被资本所吸收。

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业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个体农民破产;同时,随着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机器的广泛使用,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这就在农村中形成了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和城市工业中的流动过剩人口不同,通常还守着一小块土地,一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生活也极端贫困,是一种潜在形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一有机会就流入城市、矿山、铁路、建设工地,从事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的工作。这部分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企业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停滞的过剩人口是由于过度劳动而早衰,或者是缺少资本家所需要的文化技术,往往经过多次失业以后,很难再找到正式的工作。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依靠从事家内劳动和打零工等勉强维持生活。他们的劳动很重。“它的特点是劳动时间最长而工资最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5页)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过剩人口的最低层,他们是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孤儿及丧失劳动力和各种迫于生计的流浪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