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镇
乡镇概况巩义市小关镇位于巩义市东部,地处郑州洛阳之间,西距巩义市区22公里,位于东经113°09′09″,北纬34°40′27″,因地理位置处于巩洛之间的一个险要

关口,相对东面(荥阳)的虎牢关又较小,故俗称山小关,又称小关。全镇总面积6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7万亩,截止到2005年底辖13个行政村,人口3万多。小关镇先后获得“河南省十佳乡镇”、“河南省中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中国乡镇之星”荣誉称号,2003年又获得“国家卫生镇”和“郑州市文明镇”荣誉称号。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夺得年度巩义市奋进杯一等奖,2005年被评省级文明先进镇。[1]
行政区划小关镇辖13个村委会:小关村、冯寨村、龙门村、南岭新村、楼子沟村、口头村、杜沟村、段河村、水道口村、张家庄村、郑沟村、山怀村、丰门沟村。
乡镇沿革古代入洛的大道名关虎牢关小,故叫小关,镇以得名。镇址在关口西,风凰山北,曾叫凤山镇。小关镇古属巩县。1948年6-11月属临时建立的荥汜广县。1950年1月至1964年6月属郑州行区。其余时间均属巩县(巩义市)管辖。1962年建小关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10月,撤乡建镇。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
38666
男
19356
女
19310
家庭户户数
10371
家庭户总人口(总)
38456
家庭户男
19212
家庭户女
19244
0-14岁(总)
10896
0-14岁男
5431
0-14岁女
5465
15-64岁(总)
24222
15-64岁男
12295
15-64岁女
11927
65岁及以上(总)
3548
65岁及以上男
1630
65岁及以上女
191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835
自然资源小关地理优越,资源丰富。全镇南部山峰重迭,北部丘陵起伏,地面荒山面积大。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约20余种,主要有:铝矾土、煤炭、粘土、石灰石、铁矿石、大理石、氯化石、燧石、红粘土、矿砂等,铝矾土储量2800万吨,石灰石3亿吨,粘土156万吨,煤炭910万吨。地下矿藏多、分布广、品位高、易开采。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镇各类工业企业261家,已形成不锈钢、非织造布、铁路配件、耐火材料、建筑材料、冶炼、矾土粉加工、煤炭等八大支柱产业。
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在镇南部山区的南岭村已建成无公害绿色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和千亩优质核桃基地,主要产品石磨面、玉米糁、柿子醋、柿饼等。小关镇土特产有核桃、山萸肉、山楂、柿子、橡子、杏、山枣和金银花等。
基础设施科学规划为指导,规范小城镇建设
小关镇城镇建设工作以规划为前提,以项目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为重点,层层动员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荣获中国乡镇之星、河南省中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2005年又被授予省级文明镇的称号。
镇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特委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小关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把握310国道横贯该镇东西这个特点,首先确定了“一轴、一中、二副、二区”的总体思路,即以310国道两侧相对平坦的谷地为轴线,以镇政府所在地小关村为中心,以孙寨、口头村为副中心,逐步促进人口向其集中,加快商贸、住宅和服务业建设;把310国道南部山区建设成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快林果业快速发展,把310国道北部丘陵地区建设成为工业示范园区,加快不锈钢、无纺布、耐火材料、机械制造等工业项目的发展。同时完成了12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2005年委托巩义市规划设计院,对该镇镇区编制了1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对小关镇商贸街建设和人居工程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为该镇的小城镇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强镇区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该镇在镇区已投入建设资金数亿元,小城镇建设体系已基本形成,镇区内道路系统发达,310国道贯穿镇区东西,其它主干道已全部硬化成水泥路面,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电力、通讯四通八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4.6平方米,镇政府、亚文化中心、滨河新村住宅楼、巩义市五中、二职专、无纺布城镇城、小关镇商贸街、小关村五幢楼居民区、小关矿山居民区等建筑楼群。2003年来,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镇区建设。在创建百里文明长廊活动中,小关镇投资700多万元,对7.8公里国道沿线两侧进行了整治,做到了“绿、净、亮、通、雅、信”,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在巩义市百里文明长廊创建活动中,首屈一指。投资500万元对小关、口头、无纺城等河道进行了治理,投资200万元在镇区中心地段建设了四个小游园和三个高标准公厕,并在游园中设置了健身器材、草地音响、景观灯、高杆灯等,投资60多万元,在镇区中心段,新安装了路灯36根,修复路灯60多根,使镇区1.8公里路段实现了路灯照明。投资10万余元修铺了商贸街柏油路面,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小关商贸街门面房20多套,投资60万元占地7.5亩,修建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康乐园,为商贸街的全面开展发建设奠定了基础。投资数千万元的小关无纺城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在镇村道路建设中,截止到2003年底共投资1000多万元,新修村组道路30多公里。投资1600万元,新修杨涉路20余公里,这些重大的建设工程为完善小关镇的城市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为长期保持镇区整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立由20人组成的小关镇环卫队,统一组织,统一服装,统一发放工资,统一配备工具,并配备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和运输车辆等,负责镇区及310国道路面及两侧卫生保洁及垃圾清运工作。各村也成立有3—10人的环卫队伍,建立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还成立有小关镇环境综合治理执法大队,使该镇的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3]
文体卫生卫生:小关镇截至2005年底共有各种医疗机构25 个,其中镇卫生院1 所、门诊部1 个、村集体卫生所15 所、集体医务室3 个、个体卫生所5 家,共同承担着全镇近4 万人民群

众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任务,全系统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7 人,镇卫生院60 人,其中主治医师9 人,主管护师2 人,住院床位25 张,医院规模和技术力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2003年9 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全镇每年参合农民的比例都在90% 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巩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镇。两年来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从而极大地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制贫、因病返贫现象,实现政府树形象、群众得实惠、促进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社会效果。
教育:小关镇镜内有高中二所(巩义市第五高中、巩义市第二职业中专)、初中3 所,小学8 所,现高中在校生2700 余人,初中在校生2330 人,小学在校生2632 人,在校教职工510 人。2005年中招考试我镇考入巩义二中(重点高中)39 人,高考中,进本一(重点)线4 人,上本科线98 人。
全镇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第五高中已跻身于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花园式单位,被评为郑州市普通高中艺术教育先进先进单位。第二职专多次在郑州市举办的各类竞赛中名列前茅,2000 年9 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1 年10 月获郑州市第八届专业技能竞赛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二等奖, 2002 年5 月和2003 年9 月获郑州市第九届、第十届专业技能竞赛计算机专业团体一等奖、财会专业团二等奖。2004年12 月在郑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同年,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郑州市中等职业中专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教师学历水平也逐年提高,荣获省、郑州市、巩义市级的优秀教师共计 20 余人;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年轻化。
文化:小关镇建立了文化站、 图书室,建有影剧院、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用户达1400多户,全镇农户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全镇15个村全部开通了党员远程教育体系。小关镇重视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用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陶冶人民的情操,从而促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进行。全镇大部分行政村和镇属集体企业建立了“青年之家”、 “文化室”、 “党员活动室”、 “社教馆”、 “娱乐室”等,为广大农民学习、娱乐、健身提供良好场所。
小关镇的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每年春节期间,特别是在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全镇各村、镇办企业、各单位均组织宏大的演出队伍,有组织地在镇区中心、热闹街道争相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每年农历正月由镇政府统一组织举办小关镇大型灯展活动,吸引镇内外成千上万群众前来观看,影响颇大。丁烟村成立并训练了一支高水平的管乐鼓乐队,经常应邀到市、省、北京演出,95年4月参加北京国际管乐艺术节,与来自五大洲的乐队同台演出,受到中外游人的赞誉。小关村成立的“安塞腰鼓队”和“陕西胸鼓队”远近闻名, 曾多次被邀请参加省、市大型活动演出,在河南省少林武术节和河南睢州划船节获得省政府颁发的荣誉奖两项,受到各级领导与广大群众的好评。镇政府又组织了周末文艺广场活动,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更力口丰富多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