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香猪
基本简介从江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仅产于贵州省从江县月亮山区[2]。

产品特点小香猪是微型猪种,具有瘦肉厚、纤维细、脂肪颗粒小、香味浓郁、早熟易繁,且极少体重超过30公斤等特点,全世界唯我国独有。
体型外貌小香猪与其他猪种不同,它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和农牧业水平较低的环境中,经过长期近亲交配繁殖选育而成的,外观特点是短、圆、肥。毛有光泽。头长额平,额部皱纹纵横,[1]耳朵较小、薄且向两侧平伸,耳根硬,背腰微凹,腹大而圆,四肢细短,尾巴细长似鼠尾。
品种较纯的香猪眉心有明显白斑,黑色部分仅存在于头部和尾部,背部无黑斑。
香猪体躯短而矮小,被毛全黑,个别有唇白和肢端白。颈部短而细,头较大,面平直,额面皱纹纵行浅而少,耳较小薄呈荷叶状,略向前伸,稍下垂或两侧平伸。眼周围有一粉红色眼圈。背腰宽而微凹,腹较大下垂,母猪乳头多为5对,少数6对。后躯丰满,四肢短细,前肢姿势端正,后肢多卧系[3]。
饲养特性性成熟早,公猪早于母猪,90日龄时生殖器官大小与成年公猪接近。60日龄前出现爬跨行为;65—75日龄、体重3—6kg开始射精;170日龄体重8.5—9kg用于配种。母猪80~120日龄、体重8.5kg左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约为19天,持续4—5天;经产母猪窝产活仔数8—10头居多,最多达14头。
从江香猪早熟易肥,哺乳期贮脂力较强,体小,肉质细嫩,味香,汤清甜,是制作高档肉食制品的理想资源。
从江香猪适应性好,抗病力强,饲养管理粗放,易于饲养。日粮营养水平不宜过高,能量保持在2.8—3.2大卡/kg,粗蛋白质为8%—14%,且青绿饲料应占60%—80%。种猪保持中等体况即可获得较好的繁殖水平。在疾病防治方面,按照常规程序搞好免疫和驱虫,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几乎没有其它疾病发生。
饲养方法香猪以喂青绿饲料为主,以保证猪肉香味纯正。 常用哺饲料有玉米、稻谷、麦麸、米糠、豆饼、大麦、花生饼等。其饲料配方为:玉米10%、米糠50%、豆饼8-10%、麸皮30%、面粉1%、食盐0.5%。每公斤饲料应含消化能10.5兆焦,含粗蛋白质16.2%。饲喂方法:一是要定时,每日4餐,从早上7点开始,每隔4小时喂1次。
产品荣誉从江香猪被国家列为二级珍稀保护畜种。1995年在北京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会上,被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特优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