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代官吏。知医。江苏兴化人,明朝宰相

吴甡入阁为相时,已是崇祯十五年(1642)。其时首辅是被明史列入奸臣传的周延儒,首次二相政见相左,周、吴各成门户。周延儒是宜兴人,称江南党,吴甡则为江北党。自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入仕以来,吴甡宦海沉浮,已经两起两落。

第一次是天启七年(1627)。身为御史的吴甡刚正不阿,多次上表与阉党针锋相对,“乃积与魏忠贤忤,七年二月削其籍”(《明史》卷252),被罢官归里。

第二次是在崇祯十一年(1638)。崇祯改元后“大治忠贤党”,吴甡起复,先后巡按河南、陕西,又曾出任山西巡抚。十一年春改任兵部左侍郎,因病未能赴任,是年冬杨嗣昌请旨改用他人,“帝怒,落职闲住”。直至十三年(1640)方复职,以左侍郎协理戌政。

吴甡入阁之日,正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之时。十六年(1643),李自成连克襄阳、荆州、承天,并于襄阳建立大顺政权。崇祯焦头烂额、涕泪俱下地命吴甡督师湖广。吴甡遂请拨发精兵三万“自金陵赴武昌”。谁知等了很长时间,无兵无饷,仅凑残兵万余,难以果行。

是年四月,清兵入关,帝命周延儒督师北上。周延儒“朝受命、夕启行”,离京后避敌不战,虚报战绩。吴甡尴尬,只得答允五月南下。崇祯大喜,先一日出劳从骑,并晋吴甡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越宿忽下诏责其逗留”,削其官职,交法司议罪。其时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闻讯,驰书援救,不允。十一月,吴甡被遣戍云南。十七年(1644)三月,充军途中的吴甡听到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吊死煤山,肝胆俱摧。五月福王建弘光,下旨赦还。对前途完全无望的吴甡不再出仕,隐居邑中凡26年,著作等身,其《柴庵疏集》、《安危注》等入清后皆列为禁书。《明史》以十分惋惜的口气对吴甡作了公道的评价:“抑时势实难,非命世才,固罔知攸济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