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东
姓名:丁海东
籍贯:山东临沭
性别:男
学位及授予机构:教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
职称及导师类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199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儿童德育等
曾承担课程教学:
1教育学; 2学前教育原理; 3学前游戏论; 4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5学前教育课程论等
社会兼职: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
《学前教育研究》编委
论文类:
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主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丁海东:论儿童的游戏精神,《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丁海东:幼儿区域活动的教育指导策略,《当代学前教育》2006年第1期。
丁海东:教育的人文化:两种文化及两种教育走向融合的必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1期。
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7/8期。
丁海东: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丁海东:论儿童生活与教育,《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丁海东:幼儿区域活动中指导策略的运用,《教育导刊.幼教版》2005年第11期。
丁海东,宋承祥: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丁海东: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教育导刊.幼教版》2004年第5期。
丁海东:游戏:给予儿童有灵性的生活,《教育导刊.幼教版》2004年2/3期。
丁海东:制造恐惧的教养:儿童成长的精神藩篱,《家庭健康》2003年第8期。
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生活发生,《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丁海东:论儿童游戏的生活本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丁海东:恐惧:儿童精神成长的樊篱,《早期教育》2003年第3期。
丁海东:童心如玉,《教育导刊.幼教版》2002年第7期。
丁海东,朱德琴: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三种认知水平,《教育导刊.幼教版》2002年第10期。
丁海东:角色游戏过程中的两种指导方式,《幼儿教育》2001年第7期。
丁海东:幼儿特长教育的三个误区,《幼教博览》2001年第8期。
丁海东: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及其主体性本质观的建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2001年第4期。
丁海东: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丁海东:试论永恒主义的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教育导刊》2000年第8.9期。
丁海东:幼儿角色游戏的两种现场指导方式,《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丁海东,李春芳:德育时机新探,《青少年研究》2000年第3期。
丁海东:当前择校收费问题的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年第1期。
著作类:
丁海东参编:《家长必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丁海东著:《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丁海东主编:《学前游戏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辽宁师大出版社2003年5月。
丁海东著:《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承担课题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科研经费
负责人
1
儿童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应用
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2.2—2005.2
5000
朱德琴.孙维胜.丁海东
2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建设
山东师范大学重点课程项目
2002.9—2005.9
5000
丁海东
2001年被山东师范大学评为成人教育优秀教师;
2003年获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
2004年获山东省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2005年获山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