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双溪镇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市双溪镇双溪镇位于余杭市西部,北接黄湖镇、南接长乐镇,东邻潘板桥镇,西邻鸬鸟镇。镇境属半山区,山峦起伏,北苕溪及其支溪穿境而过,余杭重点水利工程四岭水库建于该镇。为余杭主要茶叶产地。

【建置沿革】双溪因境内有双溪而得名。解放前属径山乡和双溪镇,解放初建双溪乡,1958年称双溪公社双溪管理区,1961年称双溪公社,1984年1月重建双溪乡,1991年8月改建为双溪镇。

【大事记】1991年8月21日,双溪乡改为建制镇。1992年双溪镇被省民政厅确定为革命老区。1992年,双溪四岭村生产的谷雨春、双径雨前被评为省级名茶。四岭高绿评为省优名茶。1996年,投资200万元的双黄公路(双溪至黄湖)拓宽改造工程竣工。

【竹海漂流】利用本镇地理、人文景观、水清山秀等优势,与径山风景区配合,开发双溪旅游业——竹海漂流,经过9~10月两个月的试营业,势头较好。

【泗岭名茶】依托科学技术,发展名茶生产。双溪泗岭名茶厂恢复名茶基地8.67公顷,成功恢复谷雨春、双径雨前两种省级名茶,创造径山龙井、径山玉露两种径山茶系列产品,特别是全面推行机械化生产,完成了径山玉露机制工艺和生产组合研究,机制玉露茶质量已完全可与手工相媲美。全年实产干茶3.08万公斤,产值29.84万元,分别是复垦前的10.2倍和9.9倍。

【一方古迹——陆羽泉】陆羽泉位于双溪镇,据明嘉靖《余杭县志》载:陆羽泉“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吴山界双溪路侧,广二尺许,深不盈尺,大旱不竭,味极清冽。唐陆鸿渐(陆羽)隐居苕雨著《茶经》其地,常用此泉烹茶,品其名次,以为甘冽清香,中冷,惠泉而下,此为竟爽云。”泉略呈长方形,北宽1.1米,南宽2米,东西宽3.5米,水深约0.5米。泉之东南有土,用块石砌成,高1.8米;西北地势较低。泉低处二边镶以石板。泉底淤泥下有大石。泉水常年不竭,水面永远保持与泉边石板平。

2、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双溪镇双溪镇是靖安县城关镇,因两条河流横穿境内而得名。自五代南唐靖安建县以来一直为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道万黄线和县道靖永线构成便利的交通枢纽,距南昌市84公里,距九江市165公里,周边与奉新县、安义县构成三角相接,下辖3个社区,4个村委会、1个林场,41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42606人,其中农业人口5440人,非农业人口37266人。

双溪镇位于靖安县的东南部,东和北与雷公尖乡接壤,南界香田乡,西连水口乡。全境东西长6.65公里,南北宽8.54公里,辖区面积为37.89平方公里。地形四周低丘环绕,中间较为平坦开阔,河流主干道北潦南支贯穿而过,地势西北偏高,东南稍低,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1603.5毫米,无霜期为271天。

双溪镇地处山区边缘,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有耕地6825亩,林地35744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精诚团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推行“工业强镇、果蔬富民、商贸兴市”发展战略,全镇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抓手,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林业活立竹1.6万根,木材蓄积4.3万立方米,已建立绿色大米基地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桠柑等果业基地4000亩,金银花基地400亩,生猪年存栏9000头,鸡鸭饲养1.5万羽,养鱼200亩;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建材、化工、磨料磨具、节能灯工业产业群;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不断优化集镇投资环境,全镇已拥有餐饮、住宿、商贸等服务业个体工商户1495户;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立的张家新村、项家新村、泥埚新村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其中泥埚新村建设与农家乐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的做法,开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先河,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7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亿元,共引进外资4800万元,完成财政税收98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7元。

双溪镇党委、政府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该镇强化亲商为民理念,打造智能服务型政府的做法,以及双溪村36年坚持上党课的经验,先后被中央六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享誉全国;不断深化“文明信用农户”创评工程,大桥村泥埚组被评为全省“文明示范村”;大力兴办公益事业,仅2005年至2007年就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了全县一流的敬老院和中心小学教学楼,修建水泥路30余公里,成为全市十个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乡镇之一,农村通讯网络健全,村组电话畅通,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沼气工程深入千家万户。全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一届双溪镇党政班子将以更高昂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按照“十一五”规划指引的目标,全面兴起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发展的热潮。

3、陕西省城固县双溪镇双溪镇地处秦岭南麓,位于城固县北部山区,距县城40公里。全镇辖十二个行政村,四十七个村民小组,832户,3321人。其中农业人口3060人,辖区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即246298亩。其中水田1403亩,旱地3879亩,林地总面积238025亩,水域面积2991亩。

该镇资源丰富,主要有板栗,银杏,核桃干果开发;盛产天麻、枣皮、杜仲、香菇、木耳等产品。

4、湖南省洪江市双溪镇双溪镇位于洪江市北部,舞水河畔,209国道、枝柳铁路穿境而过,东接土溪乡,南邻黔城镇,西界红岩乡,北连中方县桐木镇,土地总面积88平方公里,距市治黔城4公里,距怀化市区40公里,集镇区域被列为洪江市治规划。

2005年末,全镇辖双溪、烟溪、塘冲湾、严家团、大马、磨里坪、毛田、泥溪、山门、大禾田、梓木冲、桐坪、梅元冲、红花、高山、尖坡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920人,全镇东西宽l 0公里,南北长1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属半山区半丘陵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雨充沛,曰照充足,年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一3℃,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359mm。

全镇耕地面积14300亩,林地面积88000亩,森林覆盖率62%,活立木蓄积量10万m3。有用材林60201亩,经济500亩,楠竹2000亩。全镇水能资源丰富,溪流汇成l条注入舞水。有小I型水库l座,小II型水库7座,总蓄水量775万m3。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钒矿等。

范区内的乡镇之一,被列为“洪江市科普示范镇”、“怀化市科普示范镇”。双溪村被列为怀化市小康建设示范村,湖南省科教兴村富民计划示范村。双溪镇的特色农业品种主要有葡萄、草莓、荸荠南方苹果、布朗李、优质枣、花卉苗木、柑桔、核桃等,其中葡萄、草莓、荸荠、柑桔是支柱产业。全镇现有葡萄面积5000多亩,年产 3500吨,年产值ll00万元;年种植草莓l 800亩,年产量2000吨年产值600万元;年种植荸荠700亩,年产量600吨,年产值100万元;现有柑桔面积6000亩,年产量900吨,年产值l00万元。特色农业产值l 000多万元。

完成国税6.5万元,地税36.2万元、农业税77万元,镇财政收入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元。为了加大产调力度,促进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双溪镇成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和葡萄协会,葡萄协会现有会员56人。

全镇交通便利,209国道、安(江)沅(河)公路、枝柳铁路穿境而过,村村通公路,有村组公路52条,通路里程ll0公里。通讯发达,村村通电话,已开通电信宽带网业务,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都在镇内设有信号基站。

2005年,全镇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l 3所,教职员工2l0名。在校学生2487人,1995年实现教育“两基”达标。卫生院l所,村卫生所1 6个,医务人员38名,拥有病房床位20张。全镇电视收视率l 00%。

5、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基本介绍

双溪镇地处屏南县东北部,距城关18公里,与政和、周宁县毗邻。双溪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共有3334户,1.7万人。平均海拔860米;平均气温13--19℃,平均降雨量1626--2301毫米,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镇政府所在地为屏南县旧县治所在地(清雍正十二年建县至1950年),有200多年的历史。

沿革区划

1958年设双溪公社,1984年建镇。辖双溪、墘源、峭顶、上七房、下七房、前洋、郑山、后峭、宜洋、岩后、樟岭、北村、山头、高安、前溪15个村委会和双溪居委会。

历史文化

在古代,双溪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重镇,事实上,双溪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到1950年,正是屏南县衙所在地,屏南立县的历史,是从双溪开始的。200多年作为县治中心,使它积累下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色彩。而“屏南”名字的由来也和这里有关,双溪镇边上有一座山叫翠平山,双溪镇就在它的南边,这“屏南”也就由此得来。

现在双溪保存得最完整的老街只有一百多米长,处在镇中心,在街口盖着一座拱形门洞,上面写着“旧城风貌”四个大字,两边是一副对联,在风雨的刷洗下,已经辨认不全了。这是一条商业古街。从屏南在双溪立县开始,当地的商业就相当发达,而且此地是连接闽东闽北的要道,是四里八乡货物的集散地。所以临街都是店面。街道五六米宽,两旁大多是单间单层或双层的木质房,间或有几座土房,高高矮矮,连成一片无声的韵律。木柱由于长期受雨水的侵蚀,下部腐朽严重,有的已经歪歪斜斜,板壁黄中透褐,无声中散发出岁月的斑驳。一层门板被洗刷得一尘不染,与二层乌黑的额面形成很大的反差。门板的背后是木质店柜,这木质店柜是稀罕之物了,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我们很想在找到当年做生意的店老板,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只留下了冷清的街道给人无限的遐想。

据《屏南县志》记载,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古田县北乡设置屏南县,县衙在双溪,隶属福州府、闽海道,直到1950年才把县政府搬到现在所在地。由于这一段历史,所以双溪留下了一大批精美的古民居。据了解,双溪的大户宅院较多,有陆宅、张宅、周宅、盖屏厝、宋宅等,其中算宋宅保存得最好,在外的名声也最大。

6、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双溪镇概述

双溪镇位于丽水市市区北偏西方向(北纬28°35ˊ,东经119°52ˊ),金丽温高速公路洪渡互通出口处,距市区20千米;东与仙渡乡毗邻,南与太平乡接壤,西界巨溪乡,北与西溪乡相连。为中共莲都区雅溪工作委员会所在地,是莲都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38.71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

有中学1所,中学教师56名,中学生698名;小学1所,小学教师28名,小学生322名。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为98.3%。

计划生育率92.63%,节育率90.27%,晚婚率43.4%,人口出生率12.48‰,比上年增长1.1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99‰,比上年增长2.78个千分点。

经济状况

双溪镇农户2593户,年末总人口7586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人。2005年,双溪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清镇情,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务实求发展,携手创繁荣,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双溪镇干部群众按照年初提出的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79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601万元;财政收入3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41元,比2004年增长8%。

镇区林地面积3079.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耕地174.46公顷,农作物播种总面积518.93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01.13公顷,粮食总产量1408.2吨,亩产312吨。实现农业总产值3982万元。

工业企业13家,企业从业人员104人。主要工业产业有酿造、铝制品、砖瓦等。工业总产值达811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全年投入技改资金5万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双溪农民通过就地农业综合开发、异地开发、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等多种途径奔向全面小康。双溪镇后山坪南方梨基地扩大生产20公顷,基地生产走向了规范化;双溪镇章山村和北郑山村以迎庆桃为主的新的农业示范园逐步形成;13.33公顷田鱼养殖开发,为农业发展增添了新亮点;在保持香菇生产规模的前提下,引进优质新品种,效益比上年提高了50%,双溪镇农民从香菇生产中获得的纯收益达到1000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