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电影运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国防电影运动

从1935年下半年起,一系列抗日和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言发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275人发表了《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接着,12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又发表了第二次宣言。1936年1月27日,由欧阳予倩、蔡楚生等发起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文学艺术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继而在文学艺术各部门相继提出了“国防戏剧”、“国防诗歌”,“国防音乐”的口号,各种国防文学、戏剧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一个国防文艺运动的高潮。在电影界,以1936年11月“联华”出品的《狼山喋血记》、“新华”1936年底出品的《壮志凌云》最为突出。阳翰笙编的《夜奔》和田汉编的《青年进行曲》便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的抗日精神和力量的影片。

从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来看,1934—1935年可谓是“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里潜行”,属于创作的低落期。到1936年以后,由于全国民众日益高涨的抗日形势,爱国进步力量逐步兴起,涌现了一批优秀影片如《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