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土陶

喀什土陶被称为“泥巴艺术”的喀什土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到汉晋时代发展到彩陶。在喀什的土陶器中,尤以仿古土陶最为著名,它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具备了观赏和实用双重价值。喀什土陶的主要品种有 :碗 、碟 、盘、壶、罐等。尤其有一种水壶最为奇特,它是少数民族群众洗手用的物品——阿不都壶,形状大小、高低、扁圆各异,在壶的中间部分挖有小孔,水沿容器四周的通道流过,其独特造型,智慧的结晶,完全具备作为喀什土陶的代表。
制作土陶要用河泥做原料,加水反复用力揉捏,搅拌均匀后放在自制的木制轴盘下,脚在下方的踩板上不停地踩,双手和着转动的陶泥作出不同的造型,当胚子成型后,将其放置在墙边的小木架上晾干,晾干后的土陶即可上彩釉,最后放入窑内点火烧制成型。制作土陶的过程是在没有任何图纸和任何模板的情况下,完全靠手感和经验制作出来。出窖的彩陶个个精巧美观,有专用于生活的物品,也有可在宾馆里做装饰的精美工艺品,颜色和图案各异,但大多数是维吾尔族人民喜欢的富有伊斯兰风格的颜色和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