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和字(わじ)

也就是日造汉字,在唐朝时期,大量的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民族在借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自己又创造了一些方块字,自称和字(或国字),和字有时候也指日文假名(日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古代中国汉字的偏旁。楷书叫片假名,草书叫平假名。 )

一般日造汉字是指那些既无汉语读音,也无法译为中文的“在日本本土被‘造‘’出来的”汉字。(目前在我国,究竟如何翻译这些和字,意见尚未统一。)因为日本人称自己为大和民族,在十九世纪,中国汉字在日本很多也很杂,后来日本政府相继颁了几次法令,规定汉字的使用(到现在为止,中国汉字在日本还存在的共有1945个)。

典型的日造汉字可以有汉字读音

1)辻(つじ、TSUJI):收录于《现代汉语字典》,音同“十”,但是这个“辻”确实是土生土长的日造汉字,意思就是“十字路口”,如2006年日本NHK大河系列历史电视剧《功名が辻》就有用到这个字。

2)畑(はた、はたけ;HATA、HATAKE):同“畠”,音同“田”,收录于《现代汉语字典》,意思是①特指农耕地的旱田②<引伸义>专门领域。

完全没有汉字读音

其中尚有很多是属于我国官方还没有统一意见收录翻译的。

1)峠(とうげ、TO-GE):意思是①山巅、山岭②<引伸义>高潮,顶点,难关,绝境等。

2)込(こみ、KOMI):常用于动词形式的“込み”,意思是①将。。。包含在内、②总共、③<围棋>让子、④<插花道>〉(为了固定花枝而插进的)叉棍。

被少许改变了字形的

这一类就太多了,古汉语中许多汉字传入日本后,一些字体仅仅在字形上发生了少许变化被保留至今。

如:変(变),圧(压),臭(臭),抜(拔)……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