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可能与胆固醇代谢紊乱、高血压及动脉壁功能障碍有关,病变多发生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和下肢的大、中动脉。动脉内膜由于粥样硬化、纤维化和钙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多呈节段性改变。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常伴有高血压史。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时也发生疼痛则是下肢严重缺血的表现,常伴有肢端麻木等。晚期还可发生肢端溃疡和坏疽。体格检查可发现肢端皮温降低、狭窄或闭塞段动脉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采用多普勒超声波和血管造影,可确定患病部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