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拉 丁 名】Seta-ria italica(L.) Beauv

【异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

【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性味】①《别录》:"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凉.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胃二经。"

【功用主治】和中,益气,利尿。治呕吐泄泻。

①《别录》:"主益气,和中,止泄。"

②《日华子本草》:"去客风,治顽痹。"

③《纲目》:"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煮粥。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治小儿面及身上生疮,如火烧:黄米一升,末,以蜜水和涂之。(《古今录验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