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猴头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山猴头菌

中文学名:高山猴头菌

拉丁学名:Hericium alpestre Pers.

中文别名:猴头菌、雾猴头菌(云南)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或大,嫩时肉质,干后近纤维质,基部有主轴,粗4-20mm,基部有盘状座垫。多次分枝,呈不规则分叉,向末端渐趋纤细,有时末端微弯曲,外形柔软不坚韧。全株近圆形,直径8-15cm。白色,乳白色,干后微呈淡黄褐色。顶枝如珊瑚菌状至多裂,裂齿纤细,长0.5-1.2cm,粗0.1cm以下,软肉质,下垂,近侧着生,偶或丛周围着生。子实层无色透明。囊体呈棒状,末端渐粗,基部渐细,宽7-12μm,长20-30μm,稀疏排列。担子短棒状,具4小柄。孢子长圆形至圆形,3.5-3.9μm×4-5.6μm,光滑或有微小刺。含大而明显的圆形油滴。遇KOH液后微呈浅褐色。

生态习性:多生于3000m以上的云杉和冷杉倒腐木上。

分布地区:云南、西藏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可人工培养。此菌又是树木及木材的腐朽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