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刺猴头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小刺猴头菌

中文学名:小刺猴头菌

拉丁学名:Hericium caput-medusae (Bull : Fr.) Pers.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或中等。直径5-10cm,肉质,基部着生于树木上,密被针刺,形成球形或帽状,初期雪白色,后变为浅褐灰色,刺长1-2cm,锥状,开始直,细长而下垂,上部的刺常扭曲。菌柄部即基部很短,长1.5-2.5cm,不发育或膨大成菌盖的一部分。菌肉白色,纤维质,松软,味甘。孢子5-7μm×4-6μm,近球形,透明无色,光滑。

生态习性:夏季生阔叶林内腐树枝干上。

分布地区:河北、河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川等。

经济用途:此菌可食用,其味比较鲜美,稀有,是我国名贵的一种食菌。发酵提取物主要含有多糖、单糖、蛋白质及氨基酸,还含有少量的生物碱、甾醇和脂类等成分,可以做为药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