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眘虚

刘眘(shèn)虚:生卒年不详,字全乙,江东人(今浙江一带)。一说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少时即善作文,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一生仕途坎坷,曾任崇文管校书郎,夏县令。与王昌龄、孟浩然等友善,其酬唱诗,诗境清淡,与孟较近。其诗工于五言,多为山水隐逸之作。喜与山僧道侣交游,流落不偶,年寿不长。当时有人说他是"虽有文章盛名,流落不偶","不永天年,损碎国宝"。殷璠称其“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河岳英灵集》卷上)。
代表作是五律《阙题》,另《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寄阎防》、《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也较佳。作品多佚,《全唐诗》录存其诗十五首,大都为五言,多写自然景物。《全唐文》存其《对不知名物判》一篇。事迹略见《唐才子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