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多穗蓼的功效介绍】:

多穗蓼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穗蓼草本,高100~150厘米。

茎直立,多分枝,密被短柔毛。

叶近无柄或有短柄;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戟状的心形,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短柔毛。

花序为大型开展的圆锥状,花白色或淡红色。

瘦果三棱形,短于花被。

生于路旁、沟边较阴湿处。

分布西藏等地。

【采集】6~10月采收。

【化学成分】全草含蓼属甙、腊梅甙、异槲皮甙、槲皮甙、槲皮素、3'-甲基鼠李素。

【性味】性凉,味辛。

【功用主治-多穗蓼的功效】祛风利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

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皮肤湿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