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细心
所属卷:Boerhavia L.
所属科:Nyctaginaceae nom. fam. conserv.
中文名:黄细心
其它中文名:黄寿丹、鸡骨藤(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描述字段:多年生草本,高1—2米;茎披散,具疏散分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对生,纸质,卵形,长1—5厘米,宽0.5—2.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圆形或微心形,边缘微波状,叶面绿色,背面灰黄绿色,两面被疏柔毛,具有红色边缘的腺体;叶柄长1—3.5厘米。花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式的聚伞花序,花序梗纤细,长1—3厘米,被疏柔毛,花梗长约2毫米或更短;小苞片披针形,长1—1.5毫米;花萼筒长约4毫米,中部以下收缩,上部钟状,淡红色、白色或紫色,长1—2毫米,顶部5浅裂,被疏柔毛,下部加厚,倒卵形,具5棱,被疏柔毛和多数具柄的粘质腺体;雄蕊1—3,常3枚,外伸;子房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萼包果倒卵状长圆形,长2.5—3毫米,顶端圆形,具5棱,密被具柄或无柄的粘质腺体及疏柔毛。花期4—6月,果期5—7月。
分布及生境:产丽江、鹤庆、大姚、禄劝、凤庆、元江、勐腊、河口、元阳、巧家等地;生于海拔380—1 600米的向阳山坡砂石间或灌丛中,多见于河谷沙地。全热带广布。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药用,有小毒,有祛瘀镇痛、消炎生肌、止血的功效。
【药 名】:黄细心
【拼 音】:HUANGXIXIN
【来 源】:为粟米草科植物黄细心的根。
【功 效】:活血散瘀、调经止带、健脾消疳。
【主 治】:用于筋骨疼痛、月经不调、白带、胃纳不佳、脾肾虚、水肿、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苦、辛,温。肾、肝、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
【别 名】:老来青、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新华本草纲要》)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拉丁名】:黄细心Boerhavia diffusa L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