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马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所属卷:Coriaria L.

所属科:Coriariaceae

中文名:草马桑

文献来源:Coriaria terminalis Hemsl. (1 892)*;Schneid. (1 907);Spraq.in Curtis's(1913)*;Rehd.et Wils.in Sargent(1914);陈嵘(1937);中国植物志(1980)*;C.Y.Wu et al.(1984);西藏植物志(1986)*;横断山区维管植物(1993).

C. terminalis Hemsl.var.xanthocarpa Rehd.et Wils.in Sargent(1914);Hand.-Mazz.(1933).

描述字段:亚灌木状草本,高0.5—1米,少分枝;小棱具棱角或狭翅,幼枝被柔毛,紫红色。叶对生,纸质,下部叶片阔卵形,长4—6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常呈心形,上部叶片较小,卵形至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通常圆形,两面沿脉上被短柔毛,基出3—5(—9)脉,两面突起;无柄或具短柄。总状花序顶生,长达15厘米,花序轴被短柔毛;花两性,稀单性,花梗长3—6毫米,被短柔毛,果期增长达1.2厘米;苞片披针形,长3—4毫米,紫色;萼片阔卵形或卵形,长2.5—3毫米,宽1.3—2.5毫米,渐尖至急尖,边缘半透明,外面疏生腺体;花瓣小,卵形,长1—1.5毫米,里面龙骨状,肉质,花后增大;雄蕊10,花丝线形,长约1毫米,花后增长,花药长圆形,长2—2.5毫米;心皮5,侧面压扁,长约1毫米,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密生腺体。果径2.5—3毫米,紫红色至黑色,未熟时黄色。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及生境:产贡山、德钦;生于海拔2 700—3 400米的针叶林下或林缘灌丛。我国西藏东南部亦有。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锡金。故亦为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与中国—日本分布型的C.japonica相对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