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克莱因——空心之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伊夫·克莱因——空心之火

作者:皮埃尔·雷斯坦利 著,曾晓阳 译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7535615090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内容提要:

《空心之火》:书名是动人的。本书的目的在于将伊夫·克莱因作品中的火定位在虚幻的投影、典礼象征及艺术实践三重层面上。这一分析的三重层面将单色画家的火道路置于加斯东·巴什拉尔的哲学默想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的中途,也就是说炼金术思想的中心。

皮埃尔·雷斯坦利,由于他自一开始就对伊夫·克莱因的作品极为喜爱,他成为唯一一个有能力对在火的影响下的人和作品重新提出来讨论的当代艺术史家。

对伊夫·克莱因的这一极为独特的重读,将为一部分人开启一些意想不到的反思境域,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则肯定不那么出乎意料,这些人坚信“在空之心中一如在人之心中,有一些燃烧的火。”

作者简介:

皮埃尔·雷斯坦利生于1930年。1960年在巴黎、米兰创建了新现实主义者团体。他激情而常常引起论战的活动使他成为艺术舞台上的一位出色人物,闻名于全世界。

目录:

告读者

空心之火

I 1957年5月14 H发生了什么事?

II 1958年4月28 的重大行动

III 火、空和灰

IV 火与太阳:金

V 火与血:

粉红色及其在色彩三位一体中的位置

VI 从格尔森基兴到克雷菲尔德:

火、水、空气,天国的建筑材料

VII 火焰时期

VIII 美国插曲之后,火苗上的金

IX 火升华及其宇宙标记

X 影与光:金日与黑日

XI 我可以把手放入火中

XII 中心点

插页

编辑推荐:

《实验艺术丛书》着眼于20世纪以来(特别是1960年之后)世界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探索、实验和革新的精神,通过出版作品、论著、评论、传记、访谈录等,分别展示美术、文学、电影、戏剧、音乐、建筑、摄影等各项领域中的实验成果,并呈现产生这一成果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背景。本丛书自1992年起陆续出版,旨在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作提供文本参考和理论研究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