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静鞭

jìngbiān

一种很大的鞭子。銮驾仪卫之警人用具。朝会时鸣之以发声﹐以示肃静。也称鸣鞭。

==============

太和殿前,炉、鼎、龟、鹤,吐出缕缕香烟;金钟、玉磬,琤琤琮琮,清脆悦耳。丹陛上下,撅起了黑鸦鸦一片屁股。皇帝在金銮宝座上坐定,摆出一副威严的架式,“中和韶乐”止,宗室王公、文武百官挺身肃立。銮仪卫一名校尉,在太后殿庭院内鸣“静鞭”三响。这个鞭子,长十多米,把儿长约三十公分,刻着龙头。耍鞭子的校尉,训练有素,挥鞭自如,大有“我持彩练当空舞”的牛劲儿。

静鞭响过,奏丹陛大乐,宗室王公、百官跪。乐止,宣表官至陈设贺表的宝案前“奉表”。两名内阁大学士跪在案前“展表”。宣表官扯开嗓门“宣表”。之后,奏丹陛大乐,宗室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礼毕,乐止,宗室王公百官原位肃立。“静鞭”三响,奏中和韶乐,皇上起驾,众人跪送。鸣赞官宣布“礼成”,清场。

“三跪九叩礼”,满族话叫“达儿头”。行礼者肃立,按先左后右的顺序,“啪、啪”两下,放下马蹄袖,跪在地上,上身挺直,屁股放在脚后跟上,磕三次头,起立;如此三遍,连续动作,一气呵成。女人跪在地上,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平伸右手,再掌心向前,举到鬓角处,然后手放下;如此三次,算“三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