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简称ESR波谱法。这是一种根据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吸收程度,检查组织、细胞或者其提取液中的自由基,并通过朗达(Lande)g因子的测定来推断自由基离子的存在状态的方法。虽然电子具有1/2的自旋,但多数分子的自旋电子都是成对的,且其自旋方向是互为逆平行的,所以自旋结果等于零。不过,在电子不成对时,如在自由基、过渡金属离子、三重态等情况下,电子的自旋仍然存在。这里如旋加H0外磁场,便会在与磁场逆平行自旋和平行自旋时出现两个能级,这两个能级之差等于gμeH0,μe是一常数,称为玻尔(Bohr)磁子(0.92712×10-20erg/gauss),g因子之值是反映不成对电子存在环境的值。对自由电子来说,g是2.003。如外部仍加H0磁场,用连续变化的电磁波照射时,在振频ν满足hν=gμeH0(h是普朗克常数)的电磁波的作用下,电子电低能级过渡到高能级,于是该振频ν的电磁波被吸收。这是一种吸收波谱,称为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