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青

基本简介杨牧青,号草坪先生,1973年4月29日生于黄土陇原——甘肃宁县人。研究员、文化学者,书法教授、一级美术师,书画家、书法评论家、书画理论家,“新诗词”倡导与实践者,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艺术创始人,“中国易学杨氏象测法、企业三赢策略学、中国率真派书法艺术”理论研创者,“敦煌风艺术沙龙”发起人之一,“金城六友”之一,是国内系统性研究“企业哲学研究”最早人之一 ,“中国书画向何处去”课题研究发起人,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研究系列执笔者,曾担任二十多家社团、艺术机构、公司集团文化职务。
履历年表杨牧青多年以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和人文精神弘扬,对书法、国画、佛学、易学、哲学、诗词、文学、民俗文化、市场经济与策划、企业文化与管理等学科进行交叉性的研究和实践,推陈出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文化、艺术事业,为社会的发展繁荣奉献绵薄之力。九十年代起就以超前的思想意识和敏锐的观察分析为甘肃、陕西、宁夏、河南、广州等地企事业和项目以及个人、社团进行策划或咨询,涉足娱乐、服饰、餐饮、商场、房产、机电、印刷、种养殖、字画鉴藏、园林绿化、计算机网络等行业。
1973年癸丑,幼受黄土遗风影响,非常喜好民俗礼仪和剪纸、皮影、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
1980年庚申,入学读书,然而嗜好皮影、曲艺艺术,并接受祖父严厉的家训学习。
1984年甲子,12月入手民间年画(门画)的描绘,好弄技艺。
1986年丙寅,4月着手书画艺术学习,以书法为主,涉读小说、中医等文化知识。
1989年己巳,5月嗜艺弃学。7月在陕西铜川市北关桥畔机缘梅湖老人授“易术”。后又学《易》于当地风水家魏永贤等位先生,勤于民俗礼仪和其它传统文化的探究。
1990年庚午,2月起从事商业服务。7月去陕西上畛子林场,在深山老林的四月多时间内体悟深刻,对山川、溪水、林木留下了深刻认识。同年以国画《深山藏古寺》、草书《江河万古流》、行书《临兰亭序》等作品参加书画展赛。
1991年辛未,1月起以书画及其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学习。6月参访西安碑林及有关的书画、寺观古迹。
1992年壬申,4月起抛弃初学书法的不良习惯,从唐楷入手,上溯魏晋、秦汉碑帖不断学习、吸收前人的经典书法,并涉足诗词、字画鉴藏等相关的文化科目。
1993年癸酉,7月宁夏银川市北海宝塔寺盂兰盆会之际,亲睹世情人生,涉足佛学的学习。
1994年甲戌,2月起从事商业、文化活动与服务。
1995年乙亥,3月起从事餐饮服务,后转入易学策划、书画艺术交流服务。5月游艺于陕西。10月感悟佛法于大兴善寺,创作草书《诸佛秋水》、行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长卷等作品。11月初,适遇书法家陕西刘自椟先生,随即求教书艺,得受指点迷津。
1996年丙子,3月立足黄土陇原——庆阳,出入陇东学院(原庆阳师专)寻师问教,得益梁希孔教授等多位老师提携,潜心书画和相关的文化知识再学习,着手学术理论整理。10月在去西安的半日途程中经长武、彬县频见交通事故悲惨之状,后创立“中国易学杨氏象测法理论”,发仍“干支象占”实为易术本源之说,以批术数预测误人的流毒。同年以《石门铭》笔意创作《佛说金刚经》六尺十二条屏等作品。
1997年丁丑,4月适遇“陇上遗贤”刘先锋教授,遂拜恩师门下深造书画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潜心翰墨,以此为业。适遇明师受益,不以名师为荣,此后至今又问学书法于陕西黄陵“于体书法”继承人高增安先生及书法家赵正(黎泉)、国画家傅二石等多位老师请教。同年书画作品《洞庭山色落湖中》、《开张奇逸》、《慧艺双修》等参加多类书画展赛活动。
1998年戊寅,3月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全球人文精神理念的激励下,以公平、道德和善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经营原理,参考相关企业文化理论,创立“企业三赢策略学理论”,提出“打破双赢共享模式,走向三赢多边发展”新思路。
1999年己卯,4月有感书画艺术的流弊,思其发展,创立“中国率真派书法艺术理论”,探究、确立“书法艺术、艺术书法、名人书法、书法名人”十六字之根本,倡言书法率真理论,着手学术理论整理。
2001年辛巳,5月起倾力为“庆阳市120所中小学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工程”项目的策划与营运服务。
2003年癸未,10月专职从事书画研究、创作和易学策划服务工作。
2004年甲申,1月创办“中国牧青网”,该网在业内外影响广泛,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互联网界逐渐形成新品牌之势,是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类网站之一、中文类“百强艺术网站”之一。
2005年乙酉,2月在“三赢策略”与传统哲学文化思想的促使下,发起“企业哲学研究课题”,先后撰写多篇企业哲学文稿,对企业哲学命题进行辨析与解答,解决企业发展中某些瓶颈问题,引起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同年创作汉简《苏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六尺六条屏、草书《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25米长卷、国画大写意《陇原春晖》等作品。
2006年丙戌,2月努力置身网络传播和策划,承办书画家艺术交流活动及网络文稿撰写、书画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10月着手“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研究系列”执笔工作。同年创作国画《情殇》、魏隶变体书法《唐诗选抄》等作品。
2007年丁亥,2月发起“中国书画向何处去课题研究”,着手学术理论整理,进行“杨牧青书画艺术全国巡回交流”活动。10月着手“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11月提出“新诗词”说,并发起“中国新诗词发展讨论”。同年创作国画《故乡情》、《黄土情深》、《佛说心性》、《阳关希望》等作品。
2008年戊子,3月与书法家和敦煌文化艺术爱好者李恒滨、秋子、翟万益、蒲源、尚墨、滕兴武先生共同策划、倡议发起“敦煌风艺术沙龙”,与书画家郑青斌、侯景耀、尚墨、宗孝祖、黄问芝先生结“金城六友”之谊。“5.12汶川大地震”后积极参加甘肃省红十字会、甘肃省文联等单位组织的“抗震救灾书画作品义卖竞拍”及甘肃省艺术馆等单位组织的“甘肃省书画名家赈灾义捐义拍”等活动。同月,中国牧青网、中国河朔书画院联谊“金城六友”通过甘肃省慈善总会向汶川大地震捐赠价值八万元的书画作品30幅 ;参加《神州诗书画报》举办的“爱在传递书画作品捐赠”活动。6月参加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亚洲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组织发起的“震后造家—书画作品义捐义拍”活动。7月再次赴新疆天山、南疆等地写生,创作《天山瑶虹桥印象》、《身向天山歌》等作品。
2009年己丑,2月赴杭州书画艺术交流。6月出入中国美术学院得益多位教授面训,时于西子湖畔参谒山水画宗师黄宾虹故居和潘天寿纪念馆、唐云艺术馆,得新诗词“揣摩寿者已多年,怎料一觉映眼前;无须鞠躬效诚敬,百代宗师记心间;东头落笔数青鸟,西边着彩算花蕊;慧心妙手顿悟时,荒山乱石多释然!”一首。8月虎跑泉倾拜弘一法师纪念馆来归月余后得新诗词“俗情红尘莫看破,留点想法安心窝;师之心境澈如泉,问我将来何处泊?”一首。此年创作《窑洞飞歌》、《不要忘记还有这里》、《老墙》、《遥想祖辈的耕耘》、《归巢》、《生命之河》、《普照》等作品。
文论著述

在此期间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书画展览,举办“99'喜迎澳门回归杨牧青书法艺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多次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和企业经营、易学讲座活动,在张掖(中国)商友会主讲“三赢策略与企业经营”讲座、在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主讲“书画与人生”讲座、在杭州西湖体育馆主讲“杭州论艺”等,所到之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评,被甘肃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张掖电视台、白银电视台、酒泉电视台、海原电视台、沧州电视台、《新旅游报》、《石油工人报》、《兰州广播电视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华商报》、《白银日报》、《酒泉日报》、《沧州晚报》、 《亚洲新闻人物》、《江南游报》、《中外画刊》、《公关世界》、《诚信网中卫站》、《中国甘肃新闻网》、《每日甘肃网》等当地的电视、报刊、网络报道或刊载书画作品。
书法以率真立意,擅草书,工隶书、魏碑诸体;国画以原生态大写意为理念,多山水、梅、荷之作。其师法甚广,路子宽泛,笔法娴熟,作品给人以气韵绵长,个性鲜明之感。善巨幅长卷,亦能尺牍小品,作品不断地被国内外相关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因书艺之故被窑街煤矿聘为“名誉矿工”,被业内外人士誉为“具有学者型的书法家”、“当代最具潜力的书画艺术家和书法评论家、书画理论家之一”。同时以《易》学思想和现代企业文化策划理念为企业、公司和个人进行决策服务,以及涉及其它方面的学术交叉研究和学习。
撰有《再回首》、《新诗词逍遥游》、《明智》、《胡杨情怀》等多篇(首)诗文和《心经解悟》(佛学类)、《走在大街上的幽灵》(杂文类)等书(待版)以及《联想在陇东革命老区——庆阳》、《中国易学是怎样炼成的》、《面向经济发展时代,弘扬伏羲古易文化》、《企业哲学问题的引申》、 《企业哲学研究导读》 、《拷问雪葬 ,低语不言》、《天葬 :雪域荒原的血泪情爱》、《吊唁:启功逝后之乱弹》、《认真对待传统书法艺术,坚决抵制流行书风狂吹》、《西去敦煌散记之--在莫高窟守护神常书鸿像前说话》 、《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杨牧青笑傲书坛谈书法》、《杨牧青:草书四言独步三百九十二字诀》、《给中国书法重新定义和定位》、《率真派书法漫谈系列》、《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概论》、《中国书画各阶层分析》、《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给中国书法重新定义和定位》、 《杨牧青谈如何进行书法评论》等百万余字文论。其论纵横阖辟、直陈利弊,散见于各专业报刊和网络。其中《国要治其根本 始能稳定富强》(1999年11月被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社《世纪教育丛稿》选编),《重吻庆阳 感慨万千——写在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2002年6月《陇东报》刊发),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研究系列五《陈祖煌与他的山鬼艺术情结》 (浙江《美术报》2006年10月7日刊载、郑州大学《美与时代》2006年11月刊载),2003年1月27日策划性文案《如何建设美丽的西峰城区》在西峰城市建设与管理“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并被更多网站、博客、刊物转载,影响颇大。
专职从事书画艺术创作与交流,古旧字画研究与鉴藏,传统文化学术理论在市场经济中的实践和应用,企事业整体策划决策、网络策划推广及相关的学术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