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岛沙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连岛沙洲是一种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它的外形与沙咀及沙洲相似,但它的形态,却是连接两处陆地的沉积地形,其中一端原是一个岛屿,或者两面都是岛屿。连岛沙洲形成的地方通常都是位于陕窄的海陕。海浪因受岛屿的形状以及季候风的影响,形成两股季节性相反的沿岸漂移。因为水流较慢的关系,沿岸漂移便有机会把岸边的沙石堆成沙咀。随着时间的发展,两边沙咀不断延长,最后接在一起,形成连岛沙洲。而海平面上升或地面抬升亦可增加连岛沙洲形成的机会。

在外海的小岛也会受到波浪的侵蚀。当沙洲的一端与陆地相连,另一端和岛屿相接,则称为连岛沙洲(tombolo);连接的岛屿为陆连岛(land-tied island )。连岛沙洲和陆连岛合成为沙颈岬(广意的连岛沙洲),苏澳附近的南方澳,就是典型的沙颈岬。

在广义上,连岛沙洲泛指连接两处陆地的沙洲。但在陕义上,连岛沙洲两面都是岛屿。如果有一边为大陆,则称为陆连岛。这时,连岛沙洲和陆连岛则合称为沙颈岬。

名的连岛沙洲

中国香港的长洲、马屎洲;中国澳门氹仔(大小二氹);泰国披披群岛的Koh Phi Phi Don岛 、中国台湾的南方澳、和平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