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内容
舞蹈内容
content of dance
指舞蹈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通过舞蹈形象反
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或思想感情,它是构成舞蹈作品
的一切内在因素的总和,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节
事件、环境等。它是客观生活的审美属性和作者主观审
美意识的结合,是社会生活和作者思想感情融合而一的
产物。
题材 是编导根据表现一定主题的需要,对其掌握
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之后作为舞蹈内
容的材料。对舞蹈作品的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题材泛指舞蹈作品表现的生活范围,如现代题材
或历史题材、工业题材或军事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指作
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现象。如舞剧《小刀会》从广义来
说是历史题材;狭义来说表现的是中国太平天国革命运
动时期,上海人民组织小刀会起义,为反抗封建统治者
和帝国主义所进行的斗争。
舞蹈作品题材的选择和形成取决于舞蹈编导的生活
实践,同时又受他的世界观、审美观的制约。舞蹈作品
的题材应当广泛多样,从各个角度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
面貌。选择舞蹈题材应当遵循舞蹈艺术反映生活的规律
和特点,不仅应富有饱满的内心激情而且又要便于用舞
蹈手段来表现。
主题 指在舞蹈作品中,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
对舞蹈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深
入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表达其对生活
的认识、评价和理想。舞蹈作品的主题一经形成,它便
在整个创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并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
题材的选取、情节结构的安排、舞蹈动作的运用,都必
须为正确而深刻地表现主题服务。舞蹈作品的主题要寓
于舞蹈形象之中,要避免采取非舞蹈的手段把某种抽象
的思想概念硬塞进舞蹈里。
人物、环境、情节 人物是舞蹈作品表现的主要对
象,在舞蹈作品里,编导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表
现作品的主题和他对生活的评价的。舞蹈作品中人物形
象的塑造也要坚持典型化和性格化的原则。塑造人物主
要通过行为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在舞剧里常把人物置
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典型环境──之中来展现其
性格;在叙事性舞蹈里,生动巧妙的情节结构是表现人
物的重要方法。在抒情性舞蹈中,角色的身份往往不象
叙事性舞蹈那样明确,有时是人,有时是自然景物,但
不论其外部形态如何,都是舞蹈作者在缘物寄情、托物
言志,抒发着编导的情感态度。抒情性舞蹈的环境往往
是一个时代气氛的概括,表演者也常常是置身于这样的
氛围中,见景生情、寓情于景,进而情景交融地创造出
诗的意境和生动的舞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