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大节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小叶大节竹(I.parvifolia C.S.Chao et Q.H.Dai)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21(1): 67.f.3. 1983]

中国植物志:9(1):215

亚族中文名:刚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秆高6m,径3.~5cm,新秆密被白色短刺毛,粗糙,仅节下具白粉状,其余均无白粉,中部节间长25~40cm,秆环甚隆起,曲膝状。秆箨橘黄色,短于节间,先端较宽,脉纹明显,脉间密被棕色簇生状刺毛,后渐脱落至近无毛,被白粉;箨耳发达,镰刀形或耳形,长1cm,宽0.5~0.6cm,鞘口遂毛多数,放射状,长10~15mm,箨舌极短,高1mm,先端微弧形或近平截,边具纤毛;箨叶绿色,三角形或三角披针状,开展,两面被短硬毛,略粗糙。秆可作围篱。

分布:广西南部,多生于海拔600m左右的向阳山坡。

参考文献:IndosasaparvifoliaC.S.ChaoetQ.H.DaiinAct.PhytotaxSin.21(1):67.F.3.1983;广西竹种及其栽培150页,图81.198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