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大节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江华大节竹(I.spongiosa C.S.Chao et B.M.Yang)

别名:三叉竹。秆高5~8m,径1~6cm,中部节间长20~35cm,节稍膨大呈膝曲状;新秆节部上下具白粉。箨鞘早落,纸质,短于节间,先端平截,背面具隆起的纵条纹和稀疏的疣基刺毛,边缘有紫色缘毛;无箨耳及遂毛;箨舌短,高约1mm,背面密被褐色短绒毛;箨叶披针形,两面粗糙,两边上部有白色短纤毛。分枝通常3枚,有时下部分枝1~2枚,开展,每小枝具3~5叶;叶耳不发育或微弱,遂毛少,白色,多少曲折,亦或无遂毛。叶柄被黑褐色短绒毛,叶片长5~17cm,宽1.2~2.5cm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中型竹,可用作晒衣叉、晒竿、扫帚柄、可供庭园观赏。

分布:湖南江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