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凯士天文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叶凯士天文台
叶凯士天文台

叶凯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坐落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威廉斯湾,附属在芝加哥大学,于1897年由乔治·埃勒里·海耳创立,并获当时大企业家查尔斯·耶基斯(Charles T. Yerkes)资助。

该天文台圆顶内有一枝40英寸口径的折射望远镜,由光学大师克拉克(Alvan Clark)建造,与天文台一起落成启用,直到现时为止仍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望远镜,该天文台还有两枝40英寸和24英寸口径的反射望远镜。

叶凯士天文台的研究课题包括星际物质、球状星团的形成、红外线天文学和近地天体。该处同时存在一个大小相当的工程中心,专门研制和修理科学仪器。

许多声名显赫的天文学家,如爱德华·爱默生·巴纳德、爱德温·哈伯和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等,几乎都是终身在此尽其职业。不过由于天文台位置近海、经常多云而的不好观测条件,再加上附近越趋严重的光害,天文台已失去其原有作用。面对研究产率低,以及每年30万美元的维护经费,芝加哥大学虽多年提供经费,但因美国每年的科研补助款逐年减少,芝加哥大学须自筹经费,否则需被迫放弃天文台。

2006年6月,芝加哥大学宣布以800万美金向Mirbeau Companies of Skaneateles出售天文台周边约45亩土地。该公司将在天文台周边建设一栋100个房间的旅馆与70至75间房舍,并承诺遵守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的光害防制方针来进行建设。这项协议不仅让叶凯士天文台和周边30亩土地得以保留,他们还会在Williams Bay建立介绍中心,和保留日内瓦湖边总长522英尺的步道。

对于天文台的日常运作和维修而言,每年从这些产业所得的40万美元已是足够有余。至于卖地所得的800万美元则用作资助芝加哥大学未来的其他天文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