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蓝对虾
南美蓝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滨对虾亚属。其生物学特性接近于南美白对虾,在分类学上又名红额角对虾。最大体长为11.6cm,最小体长为9.4cm,平均体重为16.4克/尾。自然分布于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墨西哥沿岸为主。2000年引进我国养殖。
南美蓝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抗病害能力强、广盐性、适高温、耐低溶氧、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能适应我国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是优良的对虾养殖换代品种。虾肉鲜美,甲壳较硬,保护性更强。耐力强,忍受离水时间比南美白对虾长,适合于长途运输。
【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 南美蓝对虾甲壳较薄,全身呈白色或微黄色,身上有小圆黑花点,两条长须粉红色,须长约为体长的2•5倍,额角长而尖,且向上翘起,上缘8个齿,下缘4个齿。
2、生活习性
(1)水温南美蓝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10℃摄食不正常,8℃基本不摄食。水温超过32℃时对其生长不利。
(2)盐度 南美蓝对虾是广盐性对虾,淡水亦能生长,最适盐度范围5‰ —25‰。
(3)PH值 适应范围为7•6—8•6,最适范围为8•0—8•5。
(4)溶解氧 水体溶解氧要求大于4毫克/升,不得低于2毫克/升。
(5)氨氮 0•2毫克/升以下。
(6)硫化氢 0•1毫克/升以下。
(7)透明度 30—60厘米。
3、蜕壳与生长 养殖前期幼虾4—6天蜕壳一次,每月初一、十五前后对虾会大量蜕壳,60—80天达到商品规格。
4、摄食习性 南美蓝对虾属杂食性动物,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较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低,喜欢集群活动,白天、晚上均摄食。
【养成技术】1、场地选择 沿海大部分地区均可养殖,以沙泥底及有淡水供给处建池为好。
2、清塘消毒 人工或机械清淤后,利用高压喷枪反复冲洗塘底至泥沙变白。进30—40厘米水选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或二氧化氯等中的任一种消毒剂进行毒塘。若池底偏酸性,需加投生石灰50—100公斤/亩,若有野杂鱼需加茶麸10公斤/亩。
3、培养基础饵料 进新鲜海水1米左右,用二氧化氯或季铵盐消毒剂消毒处理,然后施入复合肥、海水植物生长素等无机肥,如有必要的可加施经消毒处理过的有机肥。水色以黄绿色或茶褐色为好,透明度30—60厘米,PH值控制在8•0—8•6。
4、虾苗选择及放养 虾苗选择群体发育整齐、个体大、体表光洁、肌肉不混浊、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活力强、无病害、体长1•0厘米以上者。南美蓝对虾成活率一般较高,因此放养密度粗养池放1—1•5万苗/亩、精养池3• 5—4•5万苗/亩即可。放苗前要调好池水的水质,水环境力求与虾苗池接近。
5、管理技术 池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虾生长和生存,管好一池虾必须先养好一池水。平日要经常检测水环境的各项指标,根据需要适当换水、施药物。一般15—20天定期用二氧化氯或季铵盐消毒,药性过后投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孔酸杆菌等有益菌种,同时经常施些石灰、黑土、沸石粉等水质保护剂。整个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水环境突变,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50厘米,PH值控制在8•0—8•5,且在养殖过程中根据虾的生长发育情况,可在配合饲料中适当加些营养添加剂(如大蒜素、维生素C、鱼油等),或一些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的药物,确保对虾健康正常生长,一般60—80天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美蓝对虾具有广盐性的特点,在放苗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适当抽无污染的淡水进行淡化养殖。淡化养殖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一是无污染的淡水作养殖补充水,避免抽海水时将病毒带进虾池;二是适当降低盐度,有利于刺激南美蓝对虾的脱壳生长,加快生长速度;三是低盐度可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海水中细菌、病毒的繁殖与蔓延,从而减少虾病的发生。
【病害防治】南美蓝对虾病害除一些常见的断须、烂眼、红腿等症状外,还有一些症状是除南美蓝对虾外较少见的。一种是在养殖的前、中期发生的慢性病(因此症状发生在新品种上,且初次见到,还未能具体确定是什么疾病),症状是肝胰脏变成粉红色,浮于水面单独慢游,空胃、空肠。处理方法是换水、消毒、施活菌调好水质,并在饲料中混沙星、抗生素及一些抗病毒性药物投喂,经处理后会慢慢恢复正常。还有一种是肌肉白浊病,这在高温季节容易出现,在高温季节南美蓝对虾因水质不好或受到惊吓干扰后,身体呈痉挛状,两眼并拢,腹部向腹面弯曲,有一小段肌肉白浊无法恢复正常而死亡。防治办法是不要在高温季节养殖该品种,且调好水质,尽量避免干扰惊吓。
【 优势特点描述】(对比与南美白对虾)
1 耐低温养殖(上市时间早)
2便于成品虾的运输(存活率高)
3抗病毒能力强(不易得病)
4养殖要求低 能受低溶解氧环境(体质好)
5 规格大(个头大)
6肉质鲜美(口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