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经济核算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厂内经济核算制(Interna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什么是厂内经济核算制?是指工业企业在全厂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对厂内各单位或各责任中心实行的分口分级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在全厂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对厂内各单位(各责任中心)实行的分口分级管理制度。它是工业企业经济核算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厂内经济核算制的具体做法(1)确定厂内核算单位。厂内核算单位可以是车间、工段、班组,也可以是各科室、部门。

(2)进行指标分解。为保证完成整个企业的各项指标,取得企业的最佳效益。要将指标分解,层层落实到各个单位(责任中心)。

(3)核定资金。对各车间、科室核定一定的资金,各车间、科室有相对独立的支配资金的权力。

(4)内部结算。厂内各车间、科室的经济往来,按照厂内结算价值进行结算。

(5)自计盈亏。各车间自己核算成本,以收抵支,结算内部利润。

(6)物质奖励。根据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厂内经济核算制分析厂内经济核算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在改开放以前,我国曾在许多企业推行内部核算制度,出现了一级核算、二级核算以及一些特定的内部核算方式。如资金本票、内部支票、内部委托收款、厂币结算、内部银行等结算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厂内核算方式。如引入了西方的内部结算价格、企业集团的内部经济核算、联营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特别在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中,更加强调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强高速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内部核算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