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一、概况
化学化工学院共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讲师11人。
机构设置:
书 记:段大蓉
院 长:黄志宇
副书记:许亚平(兼副院长)
副院长:诸 林、陈 馥
共青团化学化工学院总支委员会 副书记:崔飞
化学化工学院办公室 主任:林莉
基础化学教研室 主任:梁发书 党支部支记:贾朝霞
应用化学教研室 主任:陈大钧 党支部书记:张太亮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 主任:刘 瑾
生物工程教研室 主任:邹长军
化工暨生物工程教研室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王治红
环境工程教研室 主任:王兵 党支部书记:杜国勇
化学化工实验室 主任:张文
油气田化学工作液实验研究中心 主任:黄志宇(兼)
四川省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主任:黄志宇(兼)
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开发实验室 主任:邹长军
油田化学研究室 主任:陈大钧
学生一、二年级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崔飞
应用化学三、四年级学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张维
化学工程与工艺三、四年级学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卿大咏
环境工程三、四年级学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许亚平(兼)
生物工程三、四年级学生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陈惠英(兼)
二、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认真抓好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好“二次创业”的宣传,并以此为契机,凝聚人心,明确方向,以利推进学校的“二次创业”。认真搞好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教职工不断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积极支持学校制定的新措施,理解学校出台的新政策,并大力支持。切实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注意做好新发展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认真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工作,优化育人环境。积极支持教代会、院工会,领导并支持团总支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各项工作。
以理想信念为主线,素质教育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政管理的新特点,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下移工作重心,从而加强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
今年全院共有党员238人,送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40人,发展新党员135人,预备党员转正117人。
三、学科建设
2005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学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本科专业设置:4个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工程 生物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
应用化学 化学工艺 化学工程 环境工程
工程硕士授权点:1个 化学工程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应用化学
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应用化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 应用化学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化学化工实验室
新申报成功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开发实验室
四、实验室建设
化学化工实验室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并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3346.93m2,固定资产1165台(件),价值630.4万元;低值设备546台(件),价值15.7万元。化学化工实验室承担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验和化学化工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实验研工作,并为全校科研提供良好的化学化工实验条件。
五、科研工作
通过全院教职工的多年努力,2005年的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在继续扩大与各油田的科研协作的同时,注意与地方化学化工企业加强合作与联系,在为地方经济报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注意将科研信息和学科前沿资讯引入课堂,真正做到“以科研促教学”。
2005年新增承担科研25项,到位经费367.23万元。
六、研究生培养
2005年,共录取硕士研究生46名,有28名研究生通过硕士学位答辩,有5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答辩。
七、学生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工作遵循求实创新的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套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在工作中,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为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调动学生自我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构建了立体式、多层面的学风建设体系。发挥党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院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对生产实习、金工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从严把关,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院注重就业指导工作,被评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蓬勃开展,先后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其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有8人获奖,应用化学2003级1班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班集体”。通过努力,我们将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发展”的合格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努力。
2005年共毕业学生260人,招生362人。
八、联合办学
为了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与使用,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宽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化学化工学院多方联系,在继续巩固与相关企业合作办学关系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其他化学化工企业的联系。化学化工学院在这些单位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本科生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为我院培训教学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提供条件。在科技协作方面,以联合攻关或委托研究的方面共同开展石油天然气化工、民用化工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合作办学的道路上,化学化工学院将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的精神,继续在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继续工程教育等领域不断寻求发展空间。
九、获奖情况统计
四川省先进班集体:应用化学2003级1班
四川省教改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
A级一等:杨洪烈(应化2003)
A级二等:邸伟娜(应化2003)、刘蔷(化工2001)、姚太英(化工2001)、冯燕飞(环境2003)
A级三等:李甫(化工2003)、龚萍(应化2003)、杨蕴嘉(生物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