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华
韩宝华 男,1940年生,天津人。中共党员。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助教,北京医学院教员,天津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员。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要贡献:自著有《档案文献编纂学纲要(初稿)》、《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合著有《档案文献编纂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及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编研概论》(获中国档案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略》等教材;发表有《论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原则》、《回顾与展望:发展中的档案文献编纂学》(获中国档案学会科研成果三等奖)、《走向共享:中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再论档案定义与档案的本质属性》等论文;编辑有《文献编纂学参考资料》、《档案文献编纂学参考资料》;合编有《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编纂新论》;主审有《佳句秀语大辞典》、《档案管理精览·档案文献编纂与研究》;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词典》、《中国档案文献辞典》部分条目的编写工作;合译有《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
韩宝华(1878—1930),字剑青,安吉小溪口虾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补安吉县博士弟子员。目击时艰,毅然放弃举子业。在小溪口创办安溪小学,开创乡里新学之风。宣统元年(1909),入浙江省自治研究所,学成归里,被推选为安吉县议会议员。1913年,进杭州政法专门学校,攻读法律。毕业后,任江苏、湖南高等审判厅书记官。1918年,在杭州设律师事务所。1922年,当选为浙江省宪法会议议员,参与草拟浙江自治宪法工作。1926年3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成立,任执行委员、工人部长和杭州市总工会主席。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奉命参与策动浙江省省长夏超起义,宣布浙江省独立。10月起义失败后,只身逃离杭州,在北伐军东路军总部参赞军务,引领东路军由江山入浙。1927年2月,浙江省临时省政府成立,受国民党中央指派,任浙江省政府政治会议委员、政务委员,兼任省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下令改组浙江省政府,搜捕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宝华幸免于难,辗转长兴、广德,后隐居上海。目睹国事日非,国难益亟,忧愤成疾,于1930年病逝于上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