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程序原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cún chǔ chéng xù yuán lǐ

存储程序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1946年提出)。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的一种设计原理。程序存入存储器后,计算机便可自动地从一条指令转到执行另一条指令。现代电子计算机均按此原理设计。

首先:把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输出设备送入内存。

一般的内存都是划分为很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地址编号,这样按一定顺序把程序和数据村起来,而且还把内存分为若干个区域,比如有专门存放程序区和专门存放数据的数据区。

其次:执行程序,必须从第一条指令开始,以后一条一条地执行。

一般情况下按存放地址号的顺序,由小到大依次执行,当遇到条件转移指令时,才改变执行的顺序。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把指令从内存中送往译码器,称为取指;第二步,译码器把指令分解成操作码和操作数,产生相应的各种控制信号送往各电器部件;第三步,执行相应的操作。这一过程是由电子路线来控制,从而实现自动连续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