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0.设计师 作曲家高嵩.1983 出生. 出生辽宁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 作曲 是中国人文艺术不可多的的人才..

高嵩

1.宁夏政协常委、作家高嵩,男,1936年出生,汉族。 河北阜城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55年参加工作,历任西安人民歌舞剧团学员,银川中学教师,银川市文联干部,《新月》杂志干部,银川市文联副主席,区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宁夏政协常委,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一、二、三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马嵬驿》,专著《李白杜甫诗选译》、《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张贤亮小说论》、《回回族源考论》,论文《论丁玲人格》、《邵燕祥诗断议》、《毛琦诗断议》、《书法论》、《诗论》等。《论赋的方法》获1980年宁夏文学三等奖,《狂泻的性灵》获1983年全区一等奖,《张贤亮小说论》获1989年宁夏社科优秀奖。

2.抗日烈士高嵩(1908—1940)蓬莱人。曾任国民党青岛海军教导总队第四分队队长、教导总队副队长。“九一八”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受中共上海中央局指示独立从事青岛党的地下工作。 1934年在国民党海军中建立中共士兵支部,6月中共青岛工作筹备委员会成立, 担任负责人。同年9月,组成中共青岛市委,任书记,不久被捕。“七七”事变后获释,参加崂山抗日游击队。1938年到胶东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历任第三军第一路指挥,中共胶东特委委员,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副司令,胶东特委军事部副部长、部长,中共胶东区委执行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十九旅旅长,蓬黄战区指挥部指挥,山东省第三军区副司令等职。1940年8月在日军的一次“扫荡”中牺牲。

3.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中学教师男,1942年8月生,安徽省巅上县人,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在近40年的中学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给,摸索出一套可贵的管理方法,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曾在《物理通报》、《物理教学探讨》、《中国物理教学参考》、《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略谈中学物理课堂的极书设计》、《力的效应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谈二力平衡的教学》等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中国当代优秀教师政理论与实践》、《中国改革开放20年成果总览》、《当代中国党政干部文选》等全国十余家大型文集收录。《物理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也读中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之我见》等6篇分别获得省、市优秀科学论文奖。应邀参加了中科院、国家人事部举办的“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等全国学术研讨会,上述论文分别被指定为大会凉论文。编写了《中学物理习题一题多解三百例》一书。

4.辽宁大学教授女,1956年8月生,教授。

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82年至今在辽宁大学物理系任教,从事基础课、半导体专业基础课和半导体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主讲过半导体物理学、算法语言、学科前沿与进展等课程,目前主讲核心课工程数学。

主要研究工作: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半导体异质结构和低维结构,垂直双扩散MOSFET 。在微处理机、微电子学与计算机,辽宁大学学报等发表一些相关论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半导体功率器件。

5.沙漠玫瑰组合成员个人档案

姓名:高嵩

高嵩

生日:6月27日

星座:巨蟹座

身高:167cm

居住地:辽宁省沈阳市

籍贯:黑龙江

学历:本科

性格:活泼开朗、乐观直率、有亲和力

特长:写作、声乐、双截棍、电子琴、表演、模仿

讨厌的事情:被信任的人欺骗

最大的愿望:梦想不被现实打败

个人经历

1988年学习舞蹈。

1990年参加歌唱比赛荣获“小小歌唱家”称号。

1990考入辽宁省小蜜蜂少年合唱团。

1991年学习手风琴。

1992年师从国家一级演员,国家声乐考级评委,歌唱家李金华教授,学习声乐演唱(美声唱法)。

1993年因声乐成绩优异,成为唯一入选辽宁省中学生合唱团的小学生,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演出。

1993年学习电子琴。

1994年进入沈阳市音乐学院,师从冯玉宗副教授学习声乐演唱。

1999年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

2009年编写剧本《假面黑桃K》,与新生代导演张现斌联合拍摄,并担任主演。

2009年加入王美振教练创建的女子双截棍表演团体-沙漠玫瑰组合,负责表演及编舞工作。

2010年编写小品《值班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