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园镇

简介池园镇位于闽清县西南部,是全县三大古镇之一。2009年,全境面积101.7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居委会。截止至2009年,总人口2.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000多人,镇内有县级重点学校闽清三中和私立星华中学。2009年,有小学10所,幼儿园12所,托儿所5所。2006年全镇农业生产值9452万元,工业总产值8.9亿元,财政收入2337.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38元。[1]
地理位置位于县境西南部,东连坂东镇、白中镇,西界尤溪县,南毗上莲乡,北邻金沙乡。辖池园、潘亭、东洋、叶洋、丽山、丽星、九斗、顶坑、福斗、井后、隔兜、宝山、店前、宝新、东前、岭头、仁周、田地、池园、陈厝垅等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设在池园村。[4]
农业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8410亩,山地面积11万亩,其中有林地9万多亩,建有双芝林场1.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5524亩,森林覆盖面达85%。[1]
工业池园属闽清县老工业重镇素有瓷都之称,早在清乾隆之年(1736年),在丽山一带就建窑生产瓷器,到民国时期已开始生产粗低压电瓷,经过几十年发展壮大,全镇拥有电瓷企业222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产品有高低压电瓷熔断器、闸刀开关、绝缘子、灯头、高频瓷五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销售全国各地并出口五大洲四大洋,瓷件约占全国市场70%,国际市场30%,电瓷企业产值达7亿元。拥有建陶企业4家,主要生产200×300mm的墙内砖,拥有大小电站16座,装机容量5780千瓦,年发电量2075万度。[1]
基础设施池园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90%以上农民住上混凝土结构房屋,人均住房面积31.5平方,电话机户普及率达89%,移动电话平均每百人达20多部,池园镇人均存款5000元以上。彩电、电冰箱等中高档家用电器已进入普通家庭,池园镇拥有小轿车300多辆。[2]
文化遗产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清县池园镇的陶瓷制作工艺榜上有名。这是闽清县唯一荣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座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池园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进一步促进池园镇陶瓷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社会事业池园镇重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筹办农民公园、篮球场、健身场、文化站等设施。夜间,农民在祠堂的场地上跳起了的优美的健身舞;每逢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村里响起了欢快的民间乐队鼓乐声;每年七一、十一、元旦或举办猜谜会,或举行象棋、拔河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积极倡导文明乡风,每年都开展评选“平安家庭”、“五好家庭”、“文明户”、“好媳妇”等活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村民的文明意识、集体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了令人可喜的“五多五少”现象:即学用科学的人多了,迷信活动的少了;真抓实干的人多了,打牌搞“六合彩”的人少了;勤俭办事的人多了,吃喝浪费的人少了;做好人好事的人多了,违法乱纪的人少了;讲文明倡导新风的人多了,丑陋现象的人少了。该村社会安定稳定,10年都没有出现刑事案件,呈现出一派文明、和谐的社会景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