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中学

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校坐落在距县城10余公里的中心镇,悠悠嘉陵江水呈玉带环绕,荫荫绿树妆扮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如果是蒙着眼睛来的,你绝不会相信眼前的景象会与“农村中学”几个字联系在一起:簇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食堂等建筑物呈现出豪华现代气派,宽敞的广场、操场、运动场绝对足以放飞心情,高雅的雕塑、碑刻、长廊等文化设施无处不暗示这里是读书修业的天地……这分明与记者采访记忆中的省级示范中学模样如出一辙啊!
即将验收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这个看上去建成不久的“新学校”,却享有“资格最老”的衔头。1925年,原武胜县简易师范校诞生于此,1959年更名为武胜中心中学校,是武胜办学最早的高完中,2001年被广安市首批命名为市示范高中。
学校通过八十年来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办学效益不断提高,高考升学率年年居市县前茅,创下市县高考评估多项第一的纪录。2002年县文理科状元、2003年县理科状元都从这里产生,2005年应届生上本科线居全县第二,文科上重点本科人数全县第一。
如今,时代的春风为一代名校再插腾飞的翅翼。学校已建成教学大楼三幢、教学辅助楼两幢、实验信息教育综合大楼一幢、艺术教育楼一幢、学生公寓五幢、教工住宅八幢,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校园网络全面更新升级,宽带网、寻址广播、闭路电视系统进入每个教室,微机室、主控室、演播厅、语音室、学术报告厅、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形体训练室、音美教室等配备齐全、豪华气派,软硬件均达到省示范高中标准,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姿态迎接专家组今年11月的验收授牌。
川东知名农村中学的现实路径
秉承八十年的办学经验,弘扬先贤励精图治的办学精神,学校探索出一条适合时代要求和自身实际的办学路子。
学校以“以人为本,全面育人”为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厚德宏志,思辩博术”的育人目标。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以校长罗程、党支部书记刘崇万、副校长陈淑萍、副校长唐杰、工会主席杨方超为代表的领导集体不仅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校长罗程是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党支部书记刘崇万是省优秀中小学校长,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副校长陈淑萍是省师德标兵,市十佳教师;副校长唐杰是市县优秀教师;工会主席杨方超是全国千名农村优秀体育教师。高素质、精业务的学校领导班子成为引领学校蓬勃兴旺发展的坚强力量。
为真正建成川东区域农村高中名校,学校确立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奉献、爱生、求精”的教风和“勤学、乐学、善学、博学”的学风,管理过程充分体现人本性,发展主体,激活潜能,教师教书育人要为人师表,并成为教研的能手、课改的先锋、教学的专家、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求学读书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夯实基础知识,练就过硬本领。
学校虽地处农村,但坚持开放办学,不断革新办学模式,并走出成功路径,成为“发展农村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开放教学,亲情育人。艺体教育,强劲发展。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校园文化,生动活泼。扶贫助学,排忧解难。学校探索出一条迈向更高目标的改革创新之路,形成了“强化基础,激活潜能,知行结合,让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在参与中形成,在培养中升华”的办学特色。1988年学校因其“知行结合”成绩突出受到共青团中央、农业部、中国科协的联合表彰,近年高考艺体上线人数年年上台阶,一直稳居全县之冠,列全市前茅,今年学生参加全省青少年风采大赛,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被省、市、县命名为“校风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