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五通镇五通镇位于桂林市西郊,距市区30公里,距临桂县城20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18公里,东与灵川、北与龙胜、临桂县鸡笼山林场相毗邻,是原义宁县府所在地,历来为桂北四大古镇之一,更是临桂县北部几个乡镇20万人口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镇区交通发达,新建的高等级公路——321国道横穿镇区,是通往龙胜、湖南、贵州的交通要道,桂海高速公路和湘桂铁路也邻近镇区,是集陆运、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工贸综合发展的中心小城镇。
五通镇辖一个居委会、十九个村委会,总面积260.1平方公里,其中镇区建成面积l.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6.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5万人。发源于越城岭余脉的义江河穿镇而过直下洛清江,注入柳江。该镇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有耕地面积5.3万亩,境内环山拥抱、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盛产驰名中外的“五通青皮蔗”及享誉区内外的“银簪茶”、“谷雨茶”、“清明茶”、“泗江沙田柚”、“五通香芋”等名优特产,其他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水牛奶、甜竹笋、罗汉果、金钱草、夏橙、蔬菜、松脂、杉木等造林苗、桂花等绿化苗,等等。
五通镇的四大支柱产业为造纸、酿酒、印刷、制衣,新兴产业为书画,全镇约500多农户从业,品种达20多个、占桂林自由书画市场70%的份额,产值约2000万元以上。该镇农民书画艺术在全区一枝独秀,除传统国画外,农家女沈运香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云南重彩画作用于猪皮、牛皮、树皮,另辟蹊径创造出“皮画”。一时声名鹊起,引起国家、区、市等重量级传媒频频注目。2002年,该镇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民间特色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五通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4550万元,工业产值12819万元,财政收入5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
五通镇人才荟萃,俊豪辈出。上世纪50年代末,举重名将肖明祥凭一副石担杀入举坛,为国争光。随后,肖氏群雄明德、明云、明林及易志雄、唐腾芳等俊杰之士皆为中国举坛做出了突出贡献。唐灵生、肖健刚更领誉奥运举坛。该镇也因而被国家和自治区命名为“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举重之乡”。
五通镇境内有中外闻名的祥田“中国长寿村”,有吕洞宾修道圣地华岩历史文化景区;有上祥汉代古墓群;有待开发的保宁地下温泉资源;有桂北最大的水奶牛产奶基地……众多旅游资源。
勤劳精明的五通人,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按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为古镇二次创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川省合江县五通镇地理位置: 五通镇位于川南黔北结合部,与两省四县六乡镇接壤,南与贵州省赤水市毗邻。镇政府在五通场,距合江县城75公里。
行政区划 全镇幅员面积10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59-987.3米之间,境内多山地少丘陵,山地面积占65%以上,全镇辖18村,137个社和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6066人,其中少数民族1681人,是合江县少数民族散居最多的一个乡镇。
基础设施: 全镇基础设施齐备。已打通境内到九支的水泥路,村级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有卫星地面接收站10个,电视普及率达95%,有移动通讯基站2个,正拟新筹建2个,固定电话装机已达200门,形成水、电、路、讯、视五通。
经济产业: 五通山区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有大小水电站6座,为全镇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富含天燃气资源,开采气井5口。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6%,富产各种"山珍",为发展林区特色业和改善林区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旅游资源丰富。有远近闻名的石顶山风景区,以谷狭幽深、奇山怪石的特色引人入胜。南与赤水市四洞沟风景区毗邻,旅游交通顺畅,与赤水市仅一界之隔,极具开发潜力,是盛夏避暑,秋寒休闲的好去处。全镇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25亿,其中农业总产值8827万元,企业产值3678万元,粮食产业3325万斤,人平1275.6斤。全镇人平纯收入2100元,财政收入200.7万元,非税收入11.8万元,外劳务4000人,收入1600万元,计划生育96.25%,家畜、禽兽销售情况:仔猪销售3.98万头,商品猪销售2.458万,肉兔0.2万只,小家禽30万只,全镇有耕地面积2486亩,山坪塘224口,电力排灌6座。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下大气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从粮猪型结构生产经营转入产业化建设,基本形成以种、养加工、企业、营销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名优水果(荔枝、桂园、青果、柚子)、家禽、鱼业养殖、纸厂、砖 、预制板厂、竹加工等为主,素有竹压席生产之乡的美誉。
重点企业 纸厂、砖 、预制板厂、竹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