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布灯蛾
花布灯蛾(false giger moth)
柞树食叶害虫之一。属鳞翅目,灯蛾科,学名为Camptoloma interiorata Walker。
形态 成虫翅展26-36mm,橙黄色。前翅颜色艳丽似花布,翅面黄色,有6条黑线。幼虫体长27-35mm,头部黑色,虫体灰黄,有13条褐色纵线,体表疏生白毛。茧暗黄色。蛹茶褐色,长约10mm。
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成虫于6、7月间出现,白天停息在叶背,夜间飞翔,黄昏后交尾。幼虫潜伏在丝囊内,取食叶肉,残留表皮,使一些叶片远看似“白叶”。10月中旬以后,幼虫从树冠陆续向树干或向大枝上转移,成纺锤形丝囊,在其中群集越冬。
分布、为害 花布灯蛾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省,为害多种柞树的芽叶。使受害芽及芽苞干枯,影响养蚕。
天敌 有寄生蜂、四星埋葬虫等。
防治 寻找枝干或枝叶上的丝囊,消灭群集其中的幼虫,特别是秋季在柞蚕场内的绿叶中查找被虫为害后的“白叶”,摘去表面有粉红色丝囊的叶片,消灭里面的幼虫。在幼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敌百虫或敌敌畏等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