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驿
一、清口驿的变迁
古代的陆上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便于传递文书,出纳王命而修筑的,故多称为驿路。每隔一段距离,路旁就设一处供信使换用车马和饮食歇宿的房舍,称为驿站。淮阴历代均有驿站之设,然元以前不可考。元世祖至元12年(1275年)4月,设清河驿于大清口(今袁集桂塘)。泰定(1324—1327年)中,清河县治迁至淮河南岸之淮阴故城(今码头镇),驿站随迁。天历(1328—1329年)中,县治移至小清口之西北(今旧县村),清河驿又随迁。
清口驿创建于明洪武初年,在旧清河县城东五里,地滨淮河,堂、厢、库、橱齐全。永乐(1403~1424年)、天顺(1457~1464年)间,历年修建,然而不久,因淮水荡噬,堤岸冲 塌, 驿舍全部倾圮。《咸丰清河县志》记载:弘治八年(1495年),知县刘慧见“驿基淘汩,门墙倾圮,势没殆尽……使臣无栖息之所。”召集地方士绅察看地势,在县城西二里马神庙前,选择一块荒隙之地,并征得淮安知府李才同意,审视高下,构材鸠工,大兴土木。正厅、 旁厢、堂库、庖厨,无不毕备。“官有廨所,吏有房舍,尊卑序,大小别。”“驿左右沟疏 浚深阔,北建桥曰平康,南建闸曰平康闸,以泊使舟,避风涛。”此项工程于弘治九年(14 96年)八月开工,落成于十一月,前后仅花三个多月时间。嘉靖(1522-1566年)初年,驿 舍再次被洪水冲塌,遂又迁至县城东一里,建有皇华堂三间,厢房六间,大门三间,廨房亦齐全。
明代的驿路,北行大体由清口经娘子庄、香道庄到金城驿,再经沭阳到海州。南行大抵由码头镇、武家墩沿高家堰南趋60里到洪泽驿,由洪泽驿南行至扬州。另一条大体经码头镇东趋清江浦、板闸到山阳,由山阳南达扬州。
嘉靖间修建的驿舍,明末业已圮废。崇祯末年,县城迁至甘罗城,驿站亦随迁,“其(驿 丞)僦民舍以居。”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县治迁至清江浦,清口驿迁至王家营,遗址位于今废黄河南大桥东约800米处黄河花园小区内。当时,新造的房舍很宽敞,可容百人。
二、王家营清口驿
清口驿迁至王家营,驿路改由藏家码头向北,直抵马家大堰黄河边,过黄河经清口驿北上,从而改变了驿路迂曲的状态。由王家营清口驿向北的驿路,由于皇帝巡游曾走过这 条路,故称御路,此路一直通达北京,又叫通京大道。此路土壤疏松,容易塌陷,“每暴雨至,水弥漫不辨辙迹,禾苗冒没,旅人农夫交病。”雍正八年(1730年)大修,筑路5427丈5尺,并开浚两旁泄水沟10063丈7尺。乾隆八年(1743年)因“沟浅狭难以宣泄,复兴役加培大路,东西沟开浚深阔”。路宽3丈6尺,两旁排水沟各宽8尺。此路上接渔沟,下通王家营,在淮阴境内长30里。
清代,按照交通地位的重要程度,将驿站分为好多个等级。清口驿为“一等级冲”(意即 第 一等冲要之驿站),有“递马七十五匹,每匹价十五两,共银一千一百二十五两。马夫七十五名,每日支工食银四分,岁共支银二千八十四两。抄牌、羽书、传牌、兽医四名,每日支工食银四分,岁共支银五十七两六钱。水夫二百名,每日支工食银四分,岁共支银四千八百八十两。旱夫一百名,每日支工食银四分,岁共支银二千四百四十两。马草料,每日每匹一钱,岁共支银二千七百五十两。添置鞍辔、槽、铡、缺、兜桶、灯油、药材、修理棚等,岁共支银一百三十五两。”总计需银14471.6两,除2125两马价不需要年年支付外,每年也需约1.3万两。清代还在王家营设有官马船5只,救生船4只,官报船3只,这些船只都附属于清 口驿。
清代在清口驿还设提塘官,《续纂清河县志》记载:“凡漕河总督发递章奏文移至京若省者曰塘,州县各官发递文移者曰铺。塘置提塘官,京省各一员,司收发(驻京)领送(驻省)之事。铺有总铺,置铺司一员,余铺各设铺夫铺丁,皆驿站相辅。”
驿站之间设有递铺,递铺之设始于元,然元代的递铺已不可考。明代,淮阴境内约5公里左右设一急递铺,共有14个急递铺。《续纂清河县志》记载:至清代“清河县有八铺,一县前总铺,二甘罗铺,三申家沟铺,四鹿墩铺,五沙墩桥铺,六娘子庄铺,七香稻庄铺,八爬泥荡铺。又山阳划入清河者北路有清江铺,西路有武家墩铺。”
清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军务繁多,驿传频繁。咸丰11年,(1861年)捻军 攻入王家营,清口驿被焚毁,只乘下驿房和土地祠。清口驿迁至清江浦文昌楼,王家营旧驿 遂有“老马号”之名。而清江浦文昌楼则称“小马号”,不久,又迁驿站至骡马街,直至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