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卓
朱新卓,男,1971年10月生于安徽省灵璧县。2006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
二、学习经历
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2年9月至1996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06年11月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任教。
1996年7月至2000年8月,在安徽省灵璧三中(职高)任教。
四、课程教学
为硕士生上《教育哲学》课程
五、科研方向
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原理。
六、主要科研成果
自2002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独撰12篇,核心期刊12篇,CSSCI来源期刊10篇,华中科技大学权威期刊3篇,《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各1篇。
以下均为独撰:
1 《人性灵:教育的人性论》,《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2 《德性的信仰基础与现代性困境》,《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 《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困境》,《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4 《专业:教师生存状态和教育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3期。
5 《“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8期。
6 《后现代性与教师专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7 《论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教育参考》,2002年第11期。
8 《素质教育“步履维艰”的社会结构根源》,《教育科学》,2002年第5期。
9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与高校教师聘任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10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从拔苗助长到建构主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年第2期。
11 《后现代大学组织模式:松散联合与非线性管理》,《江苏高教》, 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 《论社会文化心理对高校合理定位的影响》,《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11期。
以下为第二作者
13 《 时代呼唤着“对教育的价值” 》,《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