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现金管理
国库现金管理
国库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和财政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库现金进行有效的运作管理,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活动。国库现金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和与现金等价的短期金融资产。通过实行国库现金管理,可以减少闲置现金与弥合资金缺口,最大限度提高国库库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冲抵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健全两者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稳定的良性轨道发展。
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式包括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和逆回购等。在国库现金管理初期,主要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
原国库现金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首先,以往国库现金(财政库款)一般都是上存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仅作为财政库款的出纳,存不计息,汇不收费,无法满足财政资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同时,每年都要发行大量的国债,但与此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财政资金沉淀央行,造成了财政资金运作效率不高的情况。
其次,财政库款的规模变动会引发市场资金面的波动。每当大量的财政库款上存央行,就相当于从流通体系中抽走相当数量的货币,对市场起到紧缩的作用。相反,当财政库款运用时,相当于给市场投放了资金。因此,财政库款的变动对市场资金的影响相当大,有可能与当时公开市场操作方向相反,给公开市场操作带来更大的困难。例如,每当年底的时候,市场的资金面较紧,需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投放大量的资金,但此时往往是财政资金集中上存的时间,财政库款的增加加重了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所以,财政库款的数量变化,是除了外汇占款规模、市场利率等指标之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最关注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