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吸蜜鹦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红蓝吸蜜鹦鹉
红蓝吸蜜鹦鹉

红蓝吸蜜鹦鹉(学名:Eos histrio)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中文名称:红蓝吸蜜鹦鹉外文名称:Eos histrio别称:红蓝鹦鹉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鹦形目

科:

鹦鹉科

亚科:

吸蜜鹦鹉亚科

属:

Eos

亚种:

3种

拉丁学名:

Eos histrio

命名时间:

Müller, 1776

目录[隐藏]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布保护等级

外形特征

红蓝吸蜜鹦鹉
红蓝吸蜜鹦鹉2

红蓝吸蜜鹦鹉的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28到31公分不等,体重150-185克。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红色,主要构成它的羽毛是红色和蓝色。头顶有蓝色宽广的带状羽毛,眼睛到后方也有蓝色的带状羽毛;后背和胸部为蓝紫色;肩膀羽毛、飞行羽和大腿为黑色;翅膀内侧覆羽为蓝色,翅膀覆羽尖端黑色,尾巴上方紫红色,内侧红色;鸟喙橘红色,虹膜橘红色。幼鸟的鸟喙和虹膜颜色较深。[4]

分布范围

红蓝吸蜜鹦鹉
红蓝吸蜜鹦鹉分布图

分布于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1]

生活习性

红蓝吸蜜鹦鹉
红蓝吸蜜鹦鹉3

红蓝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沿海的低地森林和山造林的树林间、沿海岸线更加开放的地区。岛上高约1500米的山区林地。在繁殖季它们会成对或是组成小群体活动,和其他同为Eos属中的吸蜜鹦鹉相较之下,它们并不会像其他吸蜜那样喜欢前往椰子园活动,反而是深入岛上内部的山区森林,偶尔会大群的从一个岛飞往另外一个邻近的岛屿,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尖锐刺耳的叫声,通常发出简短的尖叫声和喧闹的颤振铃声,老远就可以听见,因此相当显而易见。[4]

红蓝吸蜜鹦鹉素食,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坚果和小昆虫为食。虽然也消耗了一些昆虫幼虫。

生长繁殖

红蓝吸蜜鹦鹉
红蓝吸蜜鹦鹉4

繁殖期在塔劳群岛从4月到5月,但也发生在11月和12月份。在桑岛群岛从4月到5月为主要时期。以树洞为巢,主要是橄榄属植物,每次产2枚卵,通常25或26天孵化。[4]

亚种分布(3种)[2]

1.Eos histrio challengeri分布于印尼(Miangas)和苏拉威西岛北部。

2.Eos histrio histrio分布于桑岛,

3.Eos histrio talautensis分布于苏拉维西岛及桑义赫岛。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EN)。[3]

列入《华盛顿公约》组织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