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吸蜜鹦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喀里吸蜜鹦鹉
新喀里吸蜜鹦鹉(标本)

新喀里吸蜜鹦鹉(学名:Charmosyna diadema)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中文名称:新喀里吸蜜鹦鹉外文名称:New Caledonian Lorikeet别称:新苏格兰岛吸蜜鹦鹉、新喀鹦鹉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鹦形目

科:

鹦鹉科

亚科:

吸蜜鹦鹉亚科

属:

Charmosyna

拉丁学名:

Charmosyna diadema

命名时间:

Verreaux & Des Murs, 1860

目录[隐藏]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保护等级

外形特征

新喀里吸蜜鹦鹉
新喀里多尼亚鸟类邮票-2006年6月17号

新喀里吸蜜鹦鹉身长19 cm。 绿蓝色冠,黄腿,黄脸颊,红色鸟喙。雌鸟前额绿色,胸部和腹部为浅绿色;脸颊和喉咙浅黄色, 冠紫蓝色;肛尾部羽毛红色;翅膀内侧是绿色,腿略带紫蓝色, 尾部以上为绿色, 尾部以下外部羽毛是红色和黑色。其余部位是橄榄绿和浅黄色。有条状褪色环纹 虹膜为桔黄色,爪为桔红色。[3]

分布范围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

新喀里吸蜜鹦鹉
新喀里吸蜜鹦鹉分布图

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 新苏格兰岛)。

生活习性山地森林或低地半落叶林。[3]

保护等级

新喀里吸蜜鹦鹉
新喀里吸蜜鹦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极危(CR)。自1913年以来这一物种还没有被记录,尽管具体的搜索在1998年。由于一些假定的威胁,它的数量可能会有所下降。然而,它不能被假定为已经灭绝,因为在1950年代和1976年,同属的较难发现的一些吸蜜鹦鹉(lorikeets)在有些地方有报告。一些偏远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调查。任何存留的新喀里吸蜜鹦鹉都很可能非常稀少,并基于这些原因,它被视为极度濒危。[2]

注意:新喀里吸蜜鹦鹉,仅可知的内容限于两个博物馆收集的标本 (都是雌鸟)。样本的类型来自于巴黎Historie Naturell 国家博物馆,是1860前的标本。但1913有一本杂志认为在其他地方可能还存在。(仍然存在新苏格兰岛的北边Oubatche的附近林区,而他们也只是推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