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陶古城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阿克陶古城遗址

阿克陶古城是自治区人民政府1957年公布的首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为汉代古城,位于今阿克陶县旧城。又称阿合图古城,当地群众习惯称“阿克巴夏汗城”。“阿克巴夏汗”,又名“汗西尔达克”,为明末清初天山吉利吉思克普恰克部首领。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西尔达克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达尼雅勒接到阿克陶,支持其夺取白山派统治的叶尔羌汗国王位。据说此遗址即为阿克巴夏汗屯兵的兵营。此遗址 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称其为汉代之桢中城。

阿克陶古城,为疏勒国的卫星城,东汉元和元年(84年),疏勒王忠叛汉,拥兵桢中城,并联康居兵共踞桢中以抗班超。班超遣月氏派使者劝说康居,使其撤兵。康居兵撤出桢中,并将叛王忠带往康居。三年后,叛王忠再借康居兵占据桢中,并密谋以计诱杀班超。班超将计就计,带亲随至桢中,在忠设置的鸿门宴上,反客为主,将忠擒斩,并逐康居兵出桢中。随后,班超即在桢中驻兵屯田,据传,此城即为班超驻兵屯田之地。

桢中城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城为方形,城墙为土墙,长约120米,地面曾发现古陶器的残片。20世纪50年代初,城墙尚基本完好,由于城北为稻田,农民挖城墙土作为肥土施人稻田,城墙遭破坏。

地址: 位于今阿克陶县旧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