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善
七善
谓佛所说大小乘经典具有七种殊胜佳善之处。然各经论对七善的解释略有不同。
(一)根据《成实论》卷一〈三善品〉所释,七善即︰
(1)时善︰意指佛所说法,其初、中、后三时,所说皆甚深,佛法无时不善。
(2)义善︰谓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可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
(3)语善︰谓佛法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当义理。
(4)独法︰谓仅为无余涅盘而说,或谓独佛能说。
(5)具足︰指佛之所说,于一经一偈中诸法具足圆满,不待余经而得成。
(6)清净调柔︰语清净故谓清净,义清净故谓调柔。
(7)梵行︰佛所说八直圣道名为梵行,梵者以涅盘而名,此道能至涅盘故称梵行。
(二)《法华经》〈序品〉云(大正9?3c) ︰‘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华文句》卷三(上)以七义加以诠释,即︰
(1)时节善︰指初、中、后善,亦即顿教之序、正、流三分。
(2)义善︰顿教了义之理二乘不能测知,其义深远。
(3)语善︰顿教以八音(极好、柔软、和适、尊慧、不女、不误、深远、不竭)吐露,会理直说,悦菩萨心。
(4)独一善︰顿教纯一无杂,不与二乘共。
(5)圆满善︰具明界内界外满字之法,即是顿教圆满善。 [P59-b]
(6)调柔善︰清白无二边之瑕秽。
(7)无缘慈善︰顿教中有无缘大慈清净之行。
此七善又称顿教七善、大乘七善,其义虽通大小乘经典,其法体则随经论而有别,如小乘经将‘独一’解为无余涅盘,《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
[参考资料]《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北本《涅盘经》卷三;《正法念处经》卷一;《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法华玄义释签》卷三(下);《法华经玄赞》卷二;《法华经义疏》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