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义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转义法】

凡谜底中有字须经转换变生他义,才能入扣的,称“转义法”。此法旧称“重门格”,即杨汝泉《谜语之研究》所说的:“意多一转者,谓之重门。”

举例如下:夏商(猜《水浒传》水泊人名)吴用

“虞”是上古部落名,其后有夏、商、周三代。谜面即以“夏”与“商”两个朝代名为题。谜底“吴”是“虞”的下半部分,“用”是“周”的上半部分。扣合时,把“吴”字转义为“虞”之后的朝代,会意“夏”,把“用”转义作周之上一朝代,会意“商”,正好切题。《增广讔格释例》谓此为“屏风格”,有虚隔一层猜的意思。

下面再举一例说明:八个人(猜毛泽东词一句)把汝裁为三截

谜底“汝”与“你”同义,利用这个同义关系,假借“你”字之形作核心词,分拆作“八个人”三个字素作谜面,由谜底“把你(汝)裁为三截”回解题意,适得切合。

转义法在谜中应用极为广泛,其转运机杼,变幻无影,潜能化物,甚得妙契。若以广义推之,凡改造谜底的诸法无不同转义法相关;但因它别有妙用,故另立一法介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